為什么
當然是因為之后還有行程。
接下來剩余的時間把計劃里的景點走一趟是沒什么問題的。
只不過因為天氣原因錯過一些風景的話,沒有時間再等到天氣轉好。
一切都得看運氣。
事實證明,幸運之神不會連續兩輩子降臨到同一個人頭。
第二天去林芝的旅程從早開始就實在很讓人悲傷。
路淅淅瀝瀝下小雨,可見度極低,四處都霧蒙蒙的。
就別提日照金山了,辛辛苦苦走一遭,就連南迦巴瓦的真面目都沒見到。
除了蘇成意之外,其余人都和同行的游客一樣,一邊唉聲嘆氣,一邊期待著可能的奇跡會發生。
蘇成意眺望著遠處,南迦巴瓦周圍云遮霧罩,風起云涌。
倒是別有一番壯觀恢宏的氣勢,不愧于南迦巴瓦在本地語言中的意思
直刺天空的長矛。
當天無功而返之后,眾人低落的心情在韓冰大呼小叫的新發現之后更低落了。
她在微博搜索周邊最佳打卡地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個今天同樣也去了林芝的攝影博主。
博主很激動地發了視頻,聲稱在等待良久之后,成功拍攝到了雨后雙彩虹的奇觀。
照片里的彩虹一深一淺,跨越群山,如同兩道瑰麗壯美的天空之橋。
蘇成意放大照片看了一下,瞬間聯想到北歐神話里連接阿斯加德和米德加爾特的彩虹橋,它也被稱為搖晃的天國道路。
錯過了的確有些可惜。
畢竟自己的失敗固然難以接受,但別人的成功更讓人生不如死
好在運氣也會觸底反彈,接下來的幾天行程完全是可以說是完美的。
在去往念青唐古拉山的路,首先抵達的是納木錯。
一下車,徐洋和韓冰就忍不住迎風呼喊了起來。
差點把高反給喊出來。
但是場景實在震撼,水天一色,湖水碧藍如玉,如明鏡般遼闊。
周圍的小山峰,五彩的經幡迎風飛舞著,層層疊疊,遠遠看過去像是彩色祥云。
司機師傅也下車來透氣,順便和幾個面容稚嫩的年輕人介紹著經幡的由來和寓意。
蘇成意安靜聽著,和自己記憶中知識的一一比對。
五色經幡的學名叫做“風馬旗”,本地人稱為“隆達”,隆就是風,達是馬的意思。
寓意就是馬乘風而起,將美好的祝愿送給神明,以祈求平安順遂。
雖然經幡遍地可見,但此處的風馬旗是蘇成意見過最多、最盛大壯觀的。
風聲帶著旗子嘩嘩作響,真像是轟隆隆的馬蹄聲。
而真正要抵達唐古拉山頂,還需要徒步一段路程。
方才還持著雄心壯志的幾人,轉眼就又成老弱病殘小隊了。
蘇成意攙著楚傾眠走來,一路聽著她哼哼唧唧的,還以為在抱怨。
側耳仔細聽聽,卻都是一些“加油”“你可以的楚傾眠”“嗚嗚嗚還有多遠啊”的有些好笑的話。
最后終于五人登頂時,望著遠處波瀾起伏的山丘,頗有幾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
徐洋注意到頂峰有許多高高矮矮的小石堆,蘇成意解釋道
“瑪尼堆,祈福用的,石頭堆高,代表來路坦途。我們也可以堆幾塊。”
徐洋一聽,眼高手也高,直接選了已經被堆得很高的一塊。
于是本就搖搖欲墜的瑪尼堆,又添了新的五塊眼色形狀各異的石塊。
唐古拉山的下一站自然而然,是真正的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
坐來時的車,經過“珠峰一百零八拐”的盤山公路之后,抵達了珠峰大本營。
就像傳聞中的冒險者營地一樣,這里也是帳篷、火堆、旗幟所構成的。
正式入住之前,在兩位講究儀式感的女生的強烈要求下,幾人先去海拔0米的紀念碑旁打了卡。
其實經過幾天舟車勞頓的旅行,他們的狀態的確和韓冰在出發的火車所說的一樣,簡直是遭到了摧殘。
尤其是現在又處在海拔這么高的地方,空氣干燥,嘴唇瘋狂起皮。
大家看去都灰頭土臉的。
蘇成意體感就是,走在這樣的海拔高度里,真的想把身所攜帶的東西都給丟得一干二凈,因為這種喘不氣的感覺實在太難以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