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場樂隊成員的緋聞過后,作為隊長的kazu帶領樂隊沉寂了三個月,最終發布出了一張名為音樂的專輯。”
操作著鼠標的滑輪,翻看著專輯測評網站上的文章,即便是已經出道三年之久,嘗到過非常多成功的甜頭,堪稱“大物”的鷹山和海,亦是難以逃脫掉人的本性。
對于“名聲”的渴望。
更何況這還是一張滿懷期待、投入了相當多之前積攢下來的資金創作出來的專輯,能夠獲得專業媒體怎么樣的評價,就更成為了現如今自己頭等關注的大事。
“有趣的是,這一次是以kazu個人名義發行的專輯,而非樂隊的作品邀請了許多知名的音樂人參與制作,最終的成品也非常優秀華麗繁復卻并不嘈雜的編曲制作、不落俗套的旋律,配上kazu高亢的歌聲,簡直是完美的結合。”
“這是近十年來最出色的專輯。經過一眾媒體、業內評論員一致商討,我們為這張專輯得分為5437。”
心滿意足地看完了一整篇對自己的高度評價,鷹山和海的心情也得到了充分的慰藉。
果然,這花費了諸多資金與精力的制作,是能夠得到專業媒體的贊賞的。
就是不知道普通的聽眾,會是怎么樣的反應。
距離新專輯發行已經過去半個月的時間了。
事先做好的不上任何節目宣傳的決定一經確立,就容不得反悔雖然臨陣反悔也不是不可以。
跟鷹山和海同樣關注這張專輯的,還有發行唱片的索利。
但兩者相比較之下,自己更在意的是大眾的評價,而唱片公司更在乎的便是銷量了。
而對方也的確是每周都在向鷹山和海報道著銷量的數據,順帶著還變相地暗示讓自己參加一些節目來做做宣傳。
首周賣出了十七萬份的銷量,的確是很對得起“當紅歌手”的名氣。
壓過了同一周發行精選專輯的buofchi三萬的銷量,拿到了周榜第一位。
只是,若事先進行宣傳動員的話,或許這一個數字還要往上躥升一些也說不定。
正當鷹山和海關掉網頁之際,電子郵箱也提示起了新消息的到來。
只是順著點進去,果然不出所料的是唱片公司發來的數據。
首周銷量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數據,而這也是大多數歌手、團體唱片銷量增長速度最為迅猛的一個黃金周期。
但當鷹山和海看到屬于這張專輯在第二周的數據時,卻是不禁被其奇怪的走勢給驚到了。
預想之中大幅度衰減的情況并沒有出現,反倒是呈現出了一種平穩的態勢十三萬的數據比起首周有些許下降,總體而言依舊算得上是優秀的成績。
盡管這一周的第一位被安室奈美惠的新專輯給壓了下去,不過第二位的位置,還是能夠輕松占據的。
看著新專輯有這樣的走勢,鷹山和海內心之中對于大眾輿論的信心,也得到了極強的增幅。
如果專業媒體的高評價代表了叫好的話,那么這連續兩周高開高走的銷量,可就代表著叫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