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妃對吳皇后與三皇子做過些什么呢
倘若吳皇后身邊的幸存宮人對六皇子做了同樣的事,在外界看來,只能算是以牙還牙吧
好歹他或她還沒有對孫貴妃動手呢。
也有可能是沒來得及。
若真是吳皇后身邊的宮人做了些什么,那孫貴妃會認定“兇手與吳家有關”就很合理了。當時后宮都在孫貴妃掌控下,她唯一控制不了的就只有周太后的慈寧宮,疑心是慈寧宮禍藏了兇手,也同樣合乎邏輯。
同樣的,住在慈寧宮中的歸氏,不可能認不出大姑姐吳皇后身邊的心腹。她在鎮國公一家面前的說辭,其實已經算得上是明示了。
可若真是如此,歸氏又何必說得如此含糊在鎮國公府面對周家人,她壓根兒就不需要隱瞞此人的存在吧
海礁忍不住道“這位歸夫人真是陰陽怪氣既然我上輩子從未聽說過周太后禍藏了害死六皇子的兇手這種傳聞,那事情應該是沒有被揭開。那位忠心的宮人也不知是死是活周太后與承恩侯府都不會泄露消息,歸夫人又何必說那種含糊不清的話呢她要么說自己冤枉,什么都沒做過,孫貴妃只是疑神疑鬼,六皇子其實就是意外夭折的;要么就直接坦承自己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這樣說一半瞞一半的,是故意賣關子呢這下鎮國公府的人就得擔心,周太后到底有沒有沾手六皇子的死了。若真的有叫皇帝知道了,可是不小的麻煩呢”
海棠道“周太后怎么可能摻和這種事哪位皇子上位,對她來說都是一樣的。況且她還把許賢妃送到了皇帝身邊。若周太后當真有傷害六皇子的嫌疑,皇帝又怎會信任她薦來的人更別說是重病期間留在慈寧宮中休養醫治了”
海礁越想越納悶“難道是吳皇后的宮人自作主張她會恨孫貴妃也不出奇,但周太后愿意把人留在自己宮中庇護,還收留了吳家的三個幸存者,總要考慮后果的,不會不把人管束好吧怎么可能會放人隨便在宮中亂走六皇子也不會無緣無故跑到慈寧宮的地界上來呀那宮人是怎么遇上六皇子的呢她若真的對吳家忠心,難道就沒考慮過自己一旦失手,會給吳家的三個幸存者帶來什么樣的傷害么還會連累太后。她都忍了這么多年,難道就不能再多忍些日子好歹要先把歸氏母女與吳珂送出宮去吧”
當時慈寧宮中到底發生過什么事,海礁與海棠也只能靠著猜想來推斷了。海礁認為自己的推測很可能接近實情,但要下定論,還需要更多的情報。他打算多往鎮國公府跑一跑,多收集些消息。
另外,他認為歸氏很可能見過還未封妃前的許賢妃,興許還清楚她的真實身份。萬一歸氏在周家人面前亂說話,影響到金嘉樹就不好了。
吳家幸存者住進鎮國公府的消息,暫時還未在長安城里流傳開來。海礁認為自己最好別把這件事寫在信紙上,以免途中有什么差錯,走漏了風聲。最穩妥的法子是他當面告知金嘉樹這個消息。可眼下他還騰不出空來,便打算等收集到更多的情報后,再與金嘉樹細說。
海棠與哥哥討論過后,便私下里照著記憶,悄悄畫出了大楚后宮的地圖。雖說她上輩子離開皇宮的時候,距離如今已經有五六十年了,但本朝在這五六十年里,除了坤寧宮大火后重建過,便沒有大規模修建過宮殿了,頂多就是修修補補或翻新加固而已,那么后宮各個宮室的格局,大體上應該沒什么變化。
她看著地圖上,坤寧宮與慈寧宮間的距離,還有途中那一溜兒的宮院,其中甚至還有孫貴妃所住的萬安宮。
記得表叔公謝文載與曹、陸二位長輩閑談時,曾經提過,孫貴妃的宮室其實是由萬安與永壽兩座宮院打通的,仍舊叫做萬安宮,乃是宮中最大的一處建筑群,連附屬的小花園在內,論面積已超過了坤寧宮的大小,舊時這也是孫貴妃風頭超過吳皇后的證明之一。曾經有很多朝臣都覺得不妥當,但因為皇帝默許,吳皇后也沒吭聲,孫貴妃就一直這么住下來了。雖然她這么多年來一直不曾封后,也沒搬進坤寧宮去,但就憑這座萬安宮的排場,便足可見她在御前的榮寵不衰。
別看許賢妃封了妃,又生了皇子,論排面可遠遠及不上孫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