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與彭玉琪齊齊扭頭看向周怡君“什么有這樣的傳聞嗎”
海棠之前曾經聽到過祖父海西崖與表叔公謝文載的談話,知道皇帝確實有意把西北邊軍的人跟隔壁山西都司的人進行互換,卻不曉得外界還有周四將軍會成為長安前衛指揮使的說法。
她直覺這種傳聞不大對勁“不是說,周四將軍只是暫時代理,等新任長安前衛指揮使定下來后,他就會回陜西都司了嗎他本是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完全沒必要去做正三品的衛指揮使吧”
周怡君看向周文君,周文君嘆道“我們當然知道這種說法很荒謬,可外頭就是有很多傻子愿意相信呀說真的,長安前衛比都司差遠了好么四叔好好地做著都指揮同知,只等資歷到了,上峰告老,便是穩穩當當的都指揮使,又何必自降身份去長安前衛呢天知道是什么人編造出來的謊言,怕是想渾水摸魚吧”
彭玉琪嘆道“我們知道這種說法很荒謬,可周二夫人看起來信了呀”
周文君頓時沉默了。她也覺得這事兒很荒唐,不知道二嬸娘到底是發了什么瘋。
周怡君則小聲說“大概是因為傳聞說皇上要調人,是從各衛所調指揮使四伯父在都司固然做得挺好的,但都指揮同知似乎并不在調遣之列。二伯娘大約是誤會四伯父想借長安前衛做跳板,調到京城去吧”
海棠道“如果是這樣,她又有什么好生氣的周四將軍若只想借長安前衛做跳板,調到京城去,那就不會待太長時間。等他調進京城,長安前衛指揮使的位置還是會空出來,周二夫人的兄弟依然還有一爭之力呀”
周怡君道“到得那時,延安衛指揮使的任期就該滿了吧也更有把握調過來了。”
海棠眨了眨眼“若延安衛指揮使想調動,現在就可以調。朝廷又沒有規定,一個官員必須任期滿了,才能調職或升職。只要上頭有命令下來,他還能說自己三年任期未滿,不肯走嗎不用多等這幾個月,眼下延安衛指揮使與岷州衛指揮使也是長安前衛指揮使最有力的候選人。周二夫人的兄弟早該知道誰會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還用得著為此生氣”
周文君沉下了臉“是因為唐家人忽然覺得,京城的官職比長安前衛指揮使之位更有吸引力吧”
唐家一直很想進京。
早年唐家家主也曾經在京中任職,在禁軍里做個不大不小的將領,在皇帝立儲登基的過程中,也曾出過大力,可惜后來沒能爭過潁川侯,未能成為禁軍統領,而后不久就被調離,在十幾年前以參戰的名義調回到長安來,打完仗后就一直留在老家,再也沒有離開過。他對此一直耿耿于懷。
在他之后,唐家也沒有子弟離開過西北邊軍的勢力范圍。就算本人再出色,立再多的軍功,官升到了都指揮使的位置,也始終居于鎮國公周老元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