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歸夫人一心要把女兒嫁給鎮國公府最受重視的孫輩這件事,周文君也是頭痛不已。
她不明白為什么世上會有人一邊傲慢無禮,瞧不起人,一邊又逼著別人家娶她的女兒,話里話外都在說周家娶了她女兒做媳婦,就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將來的好處大了去了。
吳瓊吳家孫女的身份固然不錯,可吳家敗落已久,結親稱不上是占便宜,將來也未必有什么好處。
歸夫人指的若是吳門故生的支持,那周家接濟了被流放西北的吳門故生多年,本就擁有他們的感激,犯不著再娶一個姓吳的媳婦來爭取。
至于其他的,吳文安公固然是得到了皇帝的追封,可吳府的大火至今還是懸案,吳府的宅院也不曾有人重建,吳家殘留的產業還不知都歸了誰。吳家三名幸存者先是在慈寧宮里躲了幾年,又出宮在承恩侯府躲了幾年,從不敢光明正大行走于人前,能擁有的除了當年從歸家帶走的物品,就只有周太后與承恩侯夫婦給予的財產。吳瓊出嫁,恐怕還得周家來準備嫁妝。若是周家子弟娶了她,又是占了哪門子的便宜
如果歸夫人認為吳珂日后會很有出息,他妹妹的夫家也能跟著沾光,那周文君就更無法理解了。歸夫人一邊不停地打壓辱罵吳珂,對他的學業毫不關心,一邊又認為他遲早會有出息,到底是哪里來的底氣莫非她以為,前國丈吳文安公的孫子不需要努力讀書,光憑國戚子弟的身份就能過上富貴風光的日子吳歸兩家都是重視科舉的書香門第。若歸夫人真是這么想的,也不知兩家的先人會是什么心情。
吳家想要重振家門,還得看皇帝什么時候能真正給吳家人恩典,讓他們能光明正大地搬回自己家中生活,而不僅僅是提拔吳門故生,另外吳珂本人也得爭氣才行。他若是能考中進士,又能在官場有所成就,才算是真正把吳家給撐起來了。
那得等到多少年后
歸夫人如今連吳珂拜師求學都拖拖拉拉地不肯點頭,倒是很敢拿多年后不知能不能實現的事來畫餅,逼周家娶自己的女兒。
其實周家并不在意吳家如今的境況,也有意助他們重振家族,并不排斥結親,可前提是,這門親事是兩廂情愿的,而非女方指定了人選,對方不樂意,還非得強求不可。這不是身處弱勢離不開周家幫助的吳家該做的事。即使吳家不曾出事,如今還是風光無限的國丈府第、尚書家門,兩家聯姻也不是這個規矩。
周文君私下跟海棠吐槽,實在是想不明白,歸夫人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海棠也覺得這事兒不合理,歸夫人是不是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倚仗比如某些宮廷秘聞,類似她知道六皇子是誰弄死的,卻不肯說出人名這種
周文君對這種猜想嗤之以鼻“有什么宮廷秘聞是太后不告訴我們家,卻能讓歸夫人知道的若是指六皇子的死因,只要不是太后娘娘做的,又與我們有何相干況且這種秘聞,只會帶來禍患,無法帶來富貴。她拿來威脅我們家還罷了,說吳家會因此重獲富貴她還不如指望自己能早些洗清害死六皇子的嫌疑,好讓皇上點頭,準許他們一家光明正大地回京城去呢”
海棠笑道“我指的是類似的秘聞,并不是真的指六皇子的死因。她畢竟在宮里住了許多年,慈寧宮就這么大,有什么秘密也未必能瞞得過她。興許她覺得這樣的秘密真能給自己帶來富貴呢你也說她的想法很奇怪,令人無法理解了。她便是有什么異想天開的主意,也很正常。”
“那倒是。”周文君想了想,“長輩們也曾向她打聽宮中的經歷,她總是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話說一半留一半,故意吊人胃口。我不想找她打聽什么秘聞,她愛說不說。我若真想知道,可以去求四嬸娘。四嬸隨四叔進京后,肯定要進宮給太后請安的,到時候有什么事不能打聽出來”
周家畢竟是太后的娘家,在京城又有承恩侯府這個據點,不久后還能多添周四將軍家這個據點,這種通信聯絡上的事,還是挺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