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馬老夫人這樣的做法很是膈應人。
太后娘娘要施恩于娘家族人,全族都歡歡喜喜地接受太后的好意,只有她一個潑冷水,辜負了太后的恩典,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
但她打出關心繼子科舉名聲的旗號,三房老太爺也沒有阻止的意思,族中即使有過各種閑言碎語,也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在馬老夫人的刻意引導下,三房漸漸與長房疏遠了。老太爺與其他在軍中任職的族人并未產生隔閡,但馬老夫人與長房等強勢房頭的族人女眷,關系便淡了許多,往來并不親密。
久而久之,周太后即使再給娘家親人賜東西,也一般會送到京城承恩侯府去,由承恩侯府打發人送回長安,而不是直接派宮使千里迢迢趕到長安來,而且往往會略過三房的女眷,只給三房老太爺父子賜物。而三房內部也都以為,馬老夫人不喜歡宮廷、內府出品,日常用的衣裳穿戴,都只愛用自家鋪子出產,又或是長安城內老字號出品之物。
但如今,在人盡皆知不接受宮中賞賜的馬老夫人的梳妝匣里,竟然有疑似內府制品的兩把梳子
周馬氏遲疑地說“奇怪太后娘娘早年賞下來的東西,分給阿家的應該是一套赤金鑲青金石的頭面,還有些綾羅綢緞。那時每個房頭的宗婦,收到的都是差不多的頭面,只式樣略有不同。綾羅綢緞且不提,阿家那套頭面,一向只在每年大除夕祭祖時穿戴,平日里是絕不會上頭的。額可沒聽說,還有什么黑檀梳子”
她進門后熬了好些年,還生下了兒子周晉林,正趕上周太后再一次賞賜娘家族人,那回她也分得了一套赤金鑲珊瑚的頭面,還有幾匹綾羅綢緞。衣料早就用過了,頭面至今還在呢,上頭也有內府印記來著。
周馬氏立刻吩咐彩絹去把那套頭面取了來,打開給妹妹與幾個孩子看。裝頭面的匣子,還有每件首飾背面不起眼的地方,確實都打上了內府的印記。跟海棠畫下的印記略有不同,但能看出相似之處。
海礁猜測“大約是年份不同,內府的印記也會有所變化吧金嘉樹那里有一箱內府鑄金,是他姨母封妃的時候,皇帝賞給賢妃娘家親眷的。上頭的印記也跟這個很象,但差別更大。”
海棠道“我也看過金嘉樹那箱金錠上頭的內府印記,感覺比這一個更新。那對黑檀梳子瞧著已經很舊了,上頭的印記很可能是許多年以前的,而且比太后娘娘賞東西下來的時間還要久遠。”
她抬頭看向眾人“馬老夫人是怎么會有這種東西的內府制品,外頭一般是買不到的吧”
“買不到。”周馬氏皺眉說,“雖然有可能是私下贈予,但那一定是悄悄的,不會四處張揚。畢竟這種事不合規矩”可繼婆婆有這東西,她怎么不知道呢她年輕時在繼婆婆屋里立規矩,也曾侍候過繼婆婆梳妝,就沒瞧見后者梳妝匣里有這東西。那時候,馬老夫人曾經向她炫耀過自己的首飾和金玉梳子,還有黑檀首飾盒與白玉粉盒什么的,卻從未讓她見過什么黑檀梳子。
更準確地說,馬老夫人只會讓貼身丫頭給自己梳頭,叫兒媳婦上前侍候時,慣用的梳子已經收起來了,只讓周馬氏拿篦子給她通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