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家,麻尚儀不由得想起自己從鎮國公夫人處打聽到的消息。
這海家家主海西崖官職不高,卻是直隸出身,家中也小有家底,之所以拋家舍業,遠離家族,自請調到西北邊軍來任職,為的是庇護當年被貶到西北的表弟謝文載那位被吳文安公利用去試探皇上與孫閣老的心思,過后卻因畏懼皇權而棄之不顧的大才子謝探花。
因謝文載之故,海西崖對同樣被貶到西北的吳門故生照應良多。二十多年下來,曾得他收留、援手過的流放犯官們前后加起來,竟有四五十人。雖然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死在了西北,可依然有大半遇赦返鄉,甚至是回朝為官的。有這么一份香火情在,海西崖也不是無名之輩了。他如今不過是身居長安,遠離故人,因此只能做個不起眼的小官。可他若是回到直隸,只怕立刻就能成為那些回朝的吳門故生的座上客,以仁義之名受世人稱頌。
海西崖膝下只有一子,已經在肅州前線陣亡,兒媳同死,留下一雙兒女,由海西崖夫婦撫養。他還養大了常貴太妃娘家堂侄常庚星的獨子常安,改名為海長安,亦已娶妻生子。除此以外,因著曾在邊城長年相依為命,如今謝文載與同樣遇赦的吳文安公舊屬曹耕云、陸栢年也仍舊依附海家而居,直到前不久才搬進了鄰家的院子。
海家人口簡單,家境殷實,家風清正。海西崖年紀雖然不小了,卻是實干之人,頗得鎮國公父子看重。他養大的義子、孫兒皆是文武雙全,雖然一個家世復雜,一個年紀尚小,卻已經能看出將來前程光明了。這樣的海家,又好心救助了遇難的金嘉樹,也怪不得后者愿意與他家親近。
許娘娘應該不會介意樹哥兒與海家的孩子結交往來吧雖說樹哥兒早晚要進京,離開這長安城,可海家也是直隸出身,聽說海家夫婦曾多次提及,日后告老致仕后,便要回老家養老,并不會久居長安。京城與海家老家離得不遠,往來也算方便。若是海家的哥兒愿意,也可以進京做官,與樹哥兒做伴。
麻尚儀心里已經給金嘉樹認可的好友做好了安排,只是為了穩妥起見,她得仔細再看兩年,確定了海家孩子的人品才好。畢竟是要在金嘉樹身邊長久相伴的友人,若是人品不過關,日后風險就太大了,隨時有可能連累金嘉樹的
麻尚儀心里拿定主意,便對春雨道“我聽說海家的姑娘與四房的姐兒交好,平日經常見面往來。你去找四房的丫頭攀談一番,看能不能打聽到海家姑娘的事兒”
海家孫女的年紀與樹哥兒只差一兩歲,也需得留心其性情人品,以防萬一
春雨應聲去了,不到半個時辰便打聽到了一些消息,回來報說“海家的姑娘好象是單名一個棠字,海棠的棠,小名叫棠棠。她生得頗俏麗,禮數卻很好,知書達禮,性子和善,不但與文君小姐、雪君小姐交好,其他幾位小姐,也跟她相處融洽。聽說吳家姐兒也與她相熟,時不時就會有書信往來。”
“竟是個知書達禮的姑娘”麻尚儀不由露出訝異之色,“那日在周家三房西院,她多次出言反駁馬老夫人,實在不象是個溫柔穩重的性子。我只當她是個要強的人,得理不饒人,脾氣直率,沒想到她平日里不是這等行事”
春雨道“雪君小姐與吳家姐兒都很喜歡她,華君小姐也夸過她許多好話。她的書畫都學得好,針線活也做得出色。華君小姐那里有她送的一條腰帶,針腳細密,花樣精致,配色也好看。若不是華君小姐身邊的大丫頭明說,我都看不出那是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做的,半點不比做了二三十年針線活的老嬤嬤差”
麻尚儀怔了怔,笑道“那就難得了。這小姑娘平日里也沒什么突出的名聲,沒想到竟是個樣樣齊全的孩子她才多大年紀,怎么就什么都會,什么都好呢京中高門世家的千金,多的是自小便揚名的名門淑女,可真能書畫出眾、女紅也嫻熟的,又能有幾人”
春雨又道“聽說她還跟著家里人習武,會耍長鞭,射箭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