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君很快就把海棠來信的內容告訴了麻尚儀,又解釋道“海家哥哥與金家的兒子是好朋友。金家為了嬤嬤日后的住處煩惱,海家哥哥就想幫他的忙,這才托了海姐姐來找我們打聽的。海姐姐覺得不好意思,還提前送了謝禮過來。”
麻尚儀仍舊笑得親切“原來如此。不知道海姑娘在信里是怎么說的呢她想打聽老奴的喜好是哪方面的喜好”
周雪君猶豫了一下,周華君已先一步幫堂妹翻出了海棠的來信,送到麻尚儀面前。前者見狀睜大了雙眼,看著堂姐想張嘴,但看到麻尚儀毫不猶豫地從堂姐手中接過信,便又閉上了,抿著唇不說話。
麻尚儀迅速把信看完,微笑著說“這位海姑娘倒是寫了一筆好字真沒想到,她是邊城回來的吧家里是軍戶那位海都事教導孫女讀書倒沒什么,可讓孫女學了這一手館閣體,就未免太令人驚訝了。”
周雪君道“海姐姐平日里寫字并不是這樣的。可我們女孩兒私下通信,最怕叫外頭的人截下來使壞。海姐姐在外頭聽說了些傳聞,便建議我們只用館閣體通信了。就算信真落到了不相干的人手中,也無人能利用字跡做文章。我覺得這法子挺好,可惜我沒練過。等明年我再大一些,也要學著練這館閣體的。眼下我只讓府里的人給我送信,倒也不怕會被壞人攔截了去。”
聽起來很有道理。
麻尚儀不置可否,只微笑著夸一句“謹慎是好事”,便把信重新疊好,交給丫頭重新送回給周雪君。
周雪君連忙把信收了起來。
麻尚儀又問“不知這位海姑娘都給姑娘們送了什么謝禮”她看向周華君,“華君小姐手邊這只新扇袋,顏色清雅,花樣別致,可是海姑娘送來的”
周華君因為實在喜歡那只貓戲蝶的扇袋,剛到手就立刻用上了,被她塞了一把折扇進去,正擺在手邊的小幾面上。她聽到麻尚儀這么說,頓時驚訝不已“您是怎么看出來的可不正是海姐姐送的么”她又將扇袋送到麻尚儀面前,“您看,繡得多好呀。這只小貓是不是很討人喜歡毛茸茸的,就象是真的毛一樣。”
“是啊”麻尚儀仔細端詳了那只扇袋上的繡圖,感嘆道,“沒想到十來歲的小姑娘,竟然有這么好的刺繡功夫。若不是姑娘們明言這是她親手繡的,老奴還以為是海家養的老繡娘做的呢這看著起碼有二十年的功夫了。”
周華君笑道“海姐姐的針線做得很好,我親眼見過她繡花,只是她平日不愛顯擺罷了。她家里能有什么好繡娘在邊城時,他們一家子的衣裳鞋襪都是海太太跟海二奶奶帶著家里的媽媽、姐姐們做的。等到回了長安,她們家里才有了正經的針線上人,還是三房五叔祖母的陪房,聽說是犯了錯被三房老太太攆出府去,五叔祖母托了海太太這個姐妹,才把人給撿回去了。不過那家子的女人針線雖做得好,繡花卻不如海姐姐繡的有靈性。”
周華君是周三將軍愛女。從前周三夫人還在長安時,她沒少聽母親說海家人的事,如今跟麻尚儀提起,也是如數家珍。就連對海棠針線水平的評價,也是照搬母親的話。
周雪君有些不安地動了動。
麻尚儀又夸了那“貓戲蝶”的扇袋兩句,便將它交回到周華君手中“依老奴看,這扇袋的顏色也好,正配華君小姐這身衣裳。”
周華君聽得更歡喜了,忽然想起一件事“雪君妹妹得的那只扇袋也好,上頭繡的是葡萄,竟是顆顆分明,能摸到凸起的還帶了葡萄香。若是閉著眼睛,我還以為真有一盤葡萄放在我面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