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耕云道“孫永平就是有個好爹好妹子,又沒有別的親兄弟,才會風光了這么多年。其實他這人無才無德,最是庸碌無為,偏又性情魯莽,慣愛闖禍。孫閣老不知為他收拾過多少次爛攤子,后來索性就把堂侄孫永柏安排到他身邊,給他做個幕僚,順道收拾善后。這孫永柏倒是個精明人,只是過于陰狠狡詐了些,叫人一見就生厭。
“他到了孫永平身邊后,功勞是孫永平的,過錯都是他的,人家風光富貴,他卻連升個官都比旁人慢。只不過他背靠孫家,就算品級低了些,也沒人敢小看了他。他也不是個老實人,平日里沒少打著孫永平的旗號在外頭為非作歹,出事了就忽悠孫永平出面擋在自己面前,撈了不少好處。讓他去給孫永平頂罪,也不算冤枉了他。畢竟孫永平從來都不會冒險干臟活、累活,那些跑腿冒風險的事,還是孫永柏帶著人干的。當年的兩場大火,他定然也逃不了干系”
“話雖如此,但孫閣老一家才是罪魁禍首,若真的成功將罪責推到旁人身上,自己無罪脫身,叫人如何甘心”陸栢年嘆道,“至少,也要讓孫永平受到懲處不僅僅是丟官去職而已。中宮皇后與嫡皇子遇害,一國尚書合家蒙難這么大的案子,就算讓孫永平賠上性命,也是不夠的”
這種事就要看皇帝怎么想了。如果皇帝還是舍不得問罪孫貴妃,拉孫閣老下馬,旁人再不甘心,又能做什么吳家三名幸存者都不在京城,京中就只有德光皇帝是受害者家屬,他不打算為亡妻亡子申冤,外人再氣憤也沒用。
海棠沉默了一會兒,問謝文載“三司奉旨會審,主審官都是什么人呢是向著孫閣老的,還是向著吳家人”
謝文載頓了一頓“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這三家,大理寺卿是皇帝的人;都察院左都御史是士林清流,右都御史與吳文安公有舊,屬下多名官員即使不是吳門故生,亦心向吳門,更厭孫黨行事;刑部尚書則素來與孫閣老走得近,還是孫閣老推薦入閣的。”
如此看來,“三司會審”里的三司,背后也代表著不同的派系,會審出個什么結果來,還是未知之數。并不是孫永柏下了獄,孫家的罪行就一定會大白于天下的。
曹耕云想明白這一點,就忍不住“嘖”了一聲“難不成這回又叫孫家逃過去了不成只舍了一個隔房的堂侄,他家就能逃過抄家滅族的大罪那也太便宜他了”
陸栢年低聲道“其實只要皇上下得了決心,根本不用擔心罪證不足,就能光明正大將孫閣老父子問罪下獄。只要他們失勢,那些依附于他們的官員便會自尋出路。以孫家人的刻薄寡恩,不會有人心甘情愿拿身家性命去為他們冒險的”
海棠眨了眨眼“那孫永柏會為了孫閣老父子,心甘情愿犧牲自己的身家性命嗎”
三位老爺爺齊齊抬頭看她。
海棠有些害羞地抿嘴笑了笑“曹爺爺方才不是說,孫永柏被孫閣老安排去給孫永平做幫手,功勞沒多少,升官也不快,倒是孫永平闖出什么禍,都是他來收拾善后嗎他若是個精明人,一定會覺得自己身居庸材蠢貨之下,十分憋屈吧但他全都忍下來了,還懂得利用孫永平來為自己謀好處,可見他這人有多么看重名利權勢。為了權勢,什么都能忍。可如今他被孫家推出來做替死鬼,那就什么名利權勢都要成空了。除非孫家能保住他的性命,還承諾將來保他富貴,否則他怎么可能甘心”
而孫永柏身為孫閣老堂侄,替孫永平打了那么多年的下手,對孫家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肯定一清二楚。
一旦他對孫閣老一家生出怨恨來,說不定會抱著“我倒了大霉你們也別想好過”的念頭,給孫家來個狠狠的背刺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