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平知情后只想罵人,想了想決定還是別費這個事兒了。反正他知道金許多大致的年紀,找個差不多的女尸搪塞過去就好。都是一具枯骨,他們孫家說那是金許氏,難道許賢妃和金嘉樹還認得出真假么?
問題是,許賢妃和金嘉樹還真的認得出來!
那具女尸固然已成枯骨,但大理寺和刑部有經驗的仵作都能辨認出,她死去的時間不超過十年,又怎么可能是十幾年前逃過坤寧宮大火后不久出宮喪命的金許氏?況且金許氏出宮時的穿著打扮都是許賢妃親自準備的,與如今女尸上遺留的衣料根本對不上號,就連頭發的長度都不同。天知道這具枯骨是打哪里來的,孫家為什么非說那是金許氏?
真的不是隨便找來搪塞苦主的嗎?若不是許賢妃還記得當年舊事,金嘉樹當時還是奶娃娃,根本不知道母親的情況,只怕就要把不相干的外人接回去,當作親生母親祭拜了!
這下風波鬧得更大了。
吳門故生們開始懷疑,孫家是不是害死的人太多,才會想不出金許氏是什么人,葬在何處?那些被害死的無辜之人都是什么身份?葬在何處?孫家犯下此等滔天血案,怎能不明正典刑呢?!
孫派黨羽則嫌孫永平太蠢了,要是孫家嘴硬,堅持否認到底,還能稱得上一句厚顏,別人沒證據,也拿他們沒辦法。可孫家偏偏認了賬,交出了金許氏的遺骨,卻被當場拆穿是假造的,這豈不是鬧了笑話?!這事兒孫閣老知道么?他同意么?若他不知情,只是孫永平自作主張——他憑什么連問都沒問過親爹一聲?他不知道自己是個蠢貨么?!
中立派的官員們有的吃瓜看戲,有的義憤填膺,也有人渾水摸魚,一邊暗戳戳打擊孫家,一邊為自個兒撈取政治資本。京中沸沸揚揚,熱鬧非凡。就連海礁這個老實待在錦衣衛里看舊文檔的,都被上司授意,要多多關注此案進展,看是否有機會收集些孫派的罪證,以待將來秋后算賬了。
在這場熱鬧中,皇家迅速而正式地舉行了立儲大典,正式冊立八皇子宋玉鏗為儲君。次日,皇帝再下旨,晉封許賢妃為皇貴妃——既然沒有了出身問題,儲君的生母自然就能提升位份了。考慮到立后需要舉行正式的大典,而皇帝的身體已經沒辦法再撐過一個大儀式了,只能將就著先將許賢妃加封為皇貴妃。皇貴妃位同副后,冊立起來卻不象皇后那么嚴格講究。禮部沒有反對,內閣也不曾駁回,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
許皇貴妃身體還未完全痊愈,已經躍升為后宮之主。皇帝對她寵愛有加,多有賞賜。
但同時,皇帝也表明了,希望孫閣老能得善終,過去的事就不必再提起了。
許皇貴妃溫柔和順,自然不會違抗皇命。
于是,金嘉樹便奉姨母之命,暫時中斷京城的學業,回長安處理父親后事來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