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狂熱的工作態度,便是李鐵也遠遠不及,自然也就成為物華天寶煉器坊眼中,所謂的可栽培對象。
對于陳默的回答,朱大師顯然早已有所預料。
隨即他竟是當著陳默的面前,赤手抬起火爐,仿佛那滾滾高溫,根本不存在一樣。
陳默反復確認,這位朱大師,確實只是一位練氣五層的普通修士而已。
剛剛他并沒有發動法術。
“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陳默面露迷茫,本能的搖了搖頭。
朱大師解釋道“地火之力,不同于筑基修士的真火,雖然同樣高溫,卻更加暴躁,且受熱不均,因此即使同樣的材料,筑基修士穩定的真火,必然能夠提煉出更多的鐵精,而通過地火爐,最多只能提煉出筑基修士一半的鐵精而已。”
說完他便取出了一塊生鐵,進行著展示。
“作為煉器師,要盡可能的熟悉地火的頻率和氣息,就像我剛剛所作的,心底必須要有把握,即使赤手搗爐,也保證不會被灼傷,只有做到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升煉器造詣。”
伴隨著“叮當”的敲打聲,朱大師似乎已經完全沉浸在享受中。
“換而言之,一位煉器師的成長過程,就是他對于火的理解過程,鍛造材料反而次之。”
“對火的理解”
朱大師的話,讓陳默如遭雷擊,如夢初醒。
他一直以為,鍛造煉器的過程,是鍛造熟練度的提升過程,是個人積累的過程。
現在被人指點后,他才幡然醒悟。
那只是最淺薄階段的理解而已。
就仿佛數學規律中,陳默先前的淺薄認知,乃是對于各種乘法式子的背誦,將乘法口訣無限擴大范圍。
而如果能夠對火產生理解,就相當于理解了乘法符號的作用,參透了更本質的規律。
“原來如此。”
這一刻。
作為煉器師,陳默眼中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
說是醍醐灌頂也不為過。
筑基修士的真火、金丹修士的丹火、元嬰修士的嬰火。
這些本就是修士在不斷晉升后,對于火的更高深理解,進而才能夠即使不去專業學習,也能夠具備一定的煉器造詣所在。
夜晚。
回到房間。
陳默再次拿出了九陽真火訣。
但這一次,他并非只是再將九陽真火訣當作一門修士功法看待,而是看向了初篇的最生澀玄奧字跡。
他以煉器師的身份,將之看作了先人對于火的理解。
看待事物的視野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必將發生天翻地覆變化。
曾經在陳默看來過于高大上的不切實際理論,此刻結合著提升基礎煉金熟練度過程中的種種體悟,以及朱大師示范對于火的理解,這些理論頓時便成為了他的指路明燈。
這讓他本該無比坎坷,需要機緣頓悟的過度期,竟仿佛水到渠成般,變得豁然開朗起來。
一時間。
陳默竟感到了難以言明的通透。
隨即他忍不住又看了第二遍,每一次似乎都有新的收獲,曾經嗤之以鼻的大道理,此刻竟是津津有味。
此時的他。
頗有一種對九陽真火訣,以煉金入道的親密感。
似乎日后只要肯專注修行,便會一日千里,暢通無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