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知府點頭,“遜帝”頓了頓,“宣文八年中的進士,二甲二十七名。”
侍讀再笑,“您這滿腹的學識和一墻的書,若有個小兒在旁逗弄傳授,豈不是美事一樁”
熊知府擺擺手,“甭提了,家中三子皆未功成,不立業如何娶妻”說到此處,熊知府突然想起什么來,站起身給侍讀斟了盞茶,頓了頓,換了腔熟稔又親密的語氣,“說起來,府丞倒是現今有一小兒,如今正是踉踉學步的年歲,他那滿墻的書恐怕是保不住嘍。”
侍讀見熊知府懂了,又態度恭順地寒暄幾句后退了出去。
熊知府臉上的笑往回收了收,并不是很高興開玩笑,誰被越級蓋帽了,都不能高興。
“去,把賀掌柜叫過來。”
本想以熊呦呦的名號,卻想起侄女過完正月就嫁去了涇縣,熊知府只好補道,“叫她帶幾刀紙來,就說夫人要選幾張作詩。”
小廝應聲而去,卻被熊知府叫住,“別老老實實地背好大一摞那個小一個身板,能提多少東西就帶幾張小巧玲瓏的花箋得了。”
熊知府家中的小廝到時,顯金正在“喧闐”清貨,后世風靡的自助式i人購物模式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沒人跑單,冊子上的貨和收到的錢基本一致。
為啥說基本一致
因為總價上有十來文的出入。
是的,多了十來個銅板。
陸八蛋以為自己算錯了,準備再用算籌驗證一遍,誰知小棍子剛擺出來,就被一只纖長白皙的手收了回去。
顯金冷靜道,“別算了,你沒算錯,這群長衫確實多給錢了。”
陸八蛋瞠目結舌,“那那可是讀書人呢咋還能算錯呢”
顯金繼續平靜道,“若是科舉考算科,他們能把從這兒到月亮有多遠給你算出來這不是科舉不考算數嗎”
應試教育嘛。
考一行,行一行,不考一行,慫一行。
君不見,問前幾日,五個讀書人在臺子湊單,一刀一百張的紙,求五個讀書人究竟一個人分多少張紙這個長衫,鬼鬼祟祟地頭抵頭、肩并肩在柜臺前面算了半個時辰,最后得出了一個非常荒謬地結論每個人拿198888張紙回家。
顯金但凡沒有小數點,她都覺得算得有道理。
算術差的是一種類型的顯眼包,還有一種a到了極致的摳摳。
問三個讀書人湊錢買一刀紙,一個人拿多少張回家
得333333張。
這屬于算數又好,人又摳。
三個讀書人,磨刀霍霍向紙張,時刻準備開撕。
咱就是說,能不能一個人拿三十四張紙,再多付四個銅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