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小火龍無意間對自己飯菜的評價,周游果斷對一旁的伊甸豎起了大拇指。
贊誒
小火龍自然是不會說話的,它的聲帶只能讓它發出特定的叫聲,然而在理解了小火龍話語的伊甸協助之下,竟利用幻覺將語義同聲傳譯給了周邊的人
“你喜歡吃就好,我以后多給你做。”“嗯”
午餐過后的閑暇時間,周游不經意間回想起了童年曾看過幾次的原著劇情。
小智與皮神的相遇與矛盾,被烈雀的追殺,最終人寵矛盾化解云開霧散,得到了攝像師ga大嘴雀的出發祝福。
這期間好像是下了一場雷雨的
于是他便匆忙地收拾好午餐套裝,重新帶著伊甸與小火龍出發。
途中,周游向小火龍提出了一個問題“小火龍,你想好自己的名字了嗎”
“名字”小火龍聞言低頭沉思起來。
名字,是人生下來后被賦予的代號,是前人留給后人的傳承與美好寓意,一般會是陪伴人一生的重要事物。
小火龍,御三家的小火龍,周游的小火龍等等稱號雖然沒有任何貶義,卻使得小火龍更像是其他某種群體、事物、個體的附屬存在。
但無論是對人還是精靈而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他們的寶貴財產,是用于保持自我、確立自身社會屬性的關鍵。
“我還沒想好自己的名字。”涉世未深的小火龍自然還沒有考慮好。
“不著急,我們慢慢想。”
遙想當年,周游第一次在火紅中從大木博士手里接過小火龍時,也被問過是否要取名字。
當然是選擇“是”,然而很快當周游見到那堆未翻譯的日文平假名字母后就抓瞎了,結果那個界面還沒有退出選項。
于是在二十幾年前,周游的第一只小火龍就這么悲催的獲得了“啊啊啊啊啊平假名第一個元音”的名字。
這一次就不同了。
“名字嘛,很多時候都會結合父母對孩子的寓意的,小火龍,你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精靈把自己的愿望放在名字里怎么樣”
“我的愿望”小火龍思考了很久,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我想和你在一起”
“嗯,我也希望一直和你還有大家共同生活”
“但這種愿望根本沒法放在名字里吧。”一旁的伊甸吐槽著,順便也參與進了起名的出謀劃策,“多想想小火龍以后的進化型怎么樣,至少不要起那種用了一段時間進化后發現不合適的名字。”
比如給超音波幼蟲其名為“螞蚱”,結果對方十幾年后就進化成了沙漠蜻蜓
再比如給圓陸鯊起名為“胖球”,結果對方十幾年后就進化成了卡普利亞斯
起名不光要結合孩子的樣貌、愿望,更要考慮對方長大成人后在被叫做這個名字時的感受啊
“我的進化型”
周游順手翻開圖鑒,給小火龍看了它自己的進化鏈。
“我以后也能長翅膀飛行嗎,那到時候我就能和研究所的比比鳥一起玩了”
“小火龍好像很期待將來能飛啊,那起名時就多往那邊靠唄。”伊甸思考良久,給出了一個推薦,“死亡之翼”
“這名字聽上去很短命。”周游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