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否認,加上確實存在的事實,看在幾位君王眼里,更是板上釘釘了。
嘶,恐怖如斯。
難怪這個叫大宣的國度,短短幾年,戰無不勝,經濟發達,城池建設煥然一新,人口都翻了近一倍
這在幾個國土面積本就抵不上大宣一方城池、人口也是稀少的帝王看來是人力難以達到的。
你聽聽啊,要不是天神下凡就算不是神兵相助,這位謝小將軍也是天神轉世吧
不然,怎么次次這些偶然都幫忙。
不然,怎么有可能,能夠幾百人打敗幾萬人
一人單槍匹馬越過周國數萬大軍的防線,取敵首級
因此,這幾個楚深和都沒聽說過的,只有呂容風經商時路過過的遠邦小國。
捧上了自己國家最為珍貴的寶物,不請自來。
前來進貢,表示臣服。
知道了幾個小國來意的楚深和與滿朝文武“”
還想解釋的謝小將軍“”
嗯,他的戰功再添一筆。
真真正正不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
幫助大宣收服了好幾個國家呢
不就是,損失了一點他的名聲嗎
楚深和欣然接納了幾個小國的投靠,也派了大宣的官員過去協助治理,因地制宜,幫助幾個小國發展。
并頗有些好笑地囑咐了當時已經被他任命編纂宣武名臣的翰林供奉孔珂,一定要事無巨細地記載好自己的常勝將軍的“英勇”戰果。
然后,親自接見了謝小將軍,好好安慰了一番,賜下了許多寶物。
天知道,他真的非常艱難地忍住了沖動,才沒有封謝小將軍為天神將軍
咳咳,結果,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孔珂
恐怕,那幾個離大宣遠得都不曾聽過名姓的小國居然聽到了謝小將軍的英勇事跡,也得多虧了當時風靡天下的戰神風云。
不費吹灰之力收服幾國
原來,還有他的翰林供奉深藏功與名。
對啊,他怎么沒想到呢。
作為知道孔珂有一個“辛子客”馬甲的知情人,他以前居然沒能聯想起來,屬實是有點大意了。
當然,現在知道了之后,聯想太過
楚深和更想起了除了謝小將軍之外的其他大臣、甚至他自己在民間門的“偉岸”形象
就連戶部尚書都曾跑來難得有些頭疼地和他“訴苦”過“陛下,緣何這段日子盛京百姓都在傳,臣明年會想方設法讓他們收入翻上一番”
“好在臣的打算,是翻上三番。”
楚深和“”
他也不知道是誰在傳他計劃今歲受災地區的郡縣賦稅減免一半。
圣旨還沒下呢,他明明是打算全免
這個傳消息的人猜測的還挺“準”。
在“利民”政策還沒正式施行時就傳得廣為人知,而且還恰好比真實情況低上一線。
讓老百姓在期盼的情緒下再加一層驚喜。
還真是
機智呢。
現在想來,總覺得和翰林供奉都脫不了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