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歌聽上去很實用第一期比賽,一共收到了九首參賽歌曲,根據創作人自己填寫的一些對歌手的要求,比如是否需要煙嗓、是否需要哭腔、要男歌手還是女歌手之類的,音樂總監會帶著他的小弟去海鮮市場,咳,不是,是歌手市場邀請合適的底層歌手。
不得不說,這年頭的歌手市場是真的很神奇,就,又窮又擠。
圈里人都知道,現在發唱片做專輯已經不賺錢了,唱也歌已經從曾經最輝煌最賺錢的一個行業變成了娛樂圈貧困行業了
你就看現在還有幾個當年熱衷于每半年發一次唱片的歌手還在堅持發唱片的為什么不發了是寫不出歌了嗎還是因為發了就是虧錢,經紀公司實在是虧不起了呢
大部分歌手都不怎么出來活動了,出來營業的也都選擇上綜藝節目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大多數唱片公司已經到了靠賣歌曲的版權來維持生活了。
你會發現以前歌手市場人才輩出,2005年的時候那叫一個神仙打架啊,但是近幾年你仿佛印象里都沒幾個出圈的新人沒幾首出圈的新歌。
但與此同時,擁有音樂夢想的青年們又前仆后繼義無反顧地扎進這個圈子里。
他們比前輩接受了更加系統完整的聲樂學習,他們也比前輩會更多的音樂技巧,但也因此,他們比前輩顯得更沒有自己的特點。
你可以聽到不少人去夸獎他們的嗓子有特點,但你很難聽到有誰夸他們唱歌自成一個風格,或者一開口就帶有感情,或者什么一開口就知道是他在唱,或者這首歌只有他唱才有感覺之類的。
所以他們很難在如今的市場里接到一首合適他們的歌,很多人只能靠坐在直播間接受榜一大佬的點歌過活當然這樣也很賺錢啦,所謂登上大舞臺唱歌可能只是一場夢。
直到這歌聽上去很實用把目光投射到了他們的身上,他們才突然眼睛里有了光
創作人不再看歌手名字投歌曲,經紀公司也無法干預這首歌歸誰唱,一切全看他們資深的條件是否符合創作人對歌曲的要求只要被選上,就可以登上大舞臺唱歌如果節目不小心火了一把,他們還能跟著出名
這一系列條件一開出來,謝總監左腳還沒跨出雙黃丸公司大門,自薦的電話就已經打到他手機上了
海量的歌手自薦,也讓謝總監在選擇歌手的時候完全做到了滿足金主爸爸的要求默默無名,同時又滿足創作人的要求唱歌的歌手必須配得上我的歌,不會把它唱爛,現場發揮失常,在里面選出了不同類型的近四十名歌手。
每一個都穩扎穩打,主打一個不論他們手里拿到什么歌,都能保證絕不破音絕不跑調完完全全按照創作人的要求把歌給唱完。
這些歌手不是每一期節目都能上,可能十一期節目播完,有的歌手也只能唱一首歌,但對于他們來講,這也已經很值得了。
而站在創作人的角度,就是彩排的時候他們各自聽了自己這首歌的演繹,確實也不覺得歌手發揮得有什么不好,非常穩定,完全可以經得起一場比賽了。
讓我們把話題重新轉移回來,說回這次的第一期節目。
之前備采間里,節目組也已經向創作人們透露過,這次比賽九首歌里面,有五首都是拉拉拉。
按照如今的綜藝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習慣,他們非常喜歡把有些明明不是嘉賓們同一時間段講出來的話都給他們剪輯到一起讓人誤以為兩人是同時脫口而出什么,從而剪出各種巧合c感來,更不要說這種明晃晃的巧合了。
這種情況節目組不利用一下造個話題都對不起創作人們如此敷衍還敷衍得非常一致的歌
不把他們放到后面五個來表演,一個接著一個唱出來當場讓他們社死,他們都覺得這第一期拍了跟沒拍似的
沒錯,就是敷衍。
因為對本身節目的機制非常自信,秉持著多花一筆錢是一筆錢的心態,在已經把邀請歌手的費用壓到最低因為請的都沒啥名氣的情況下,想要把五千萬給造作干凈,就必須要搞一個能多花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