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貝和荀魁對于劇組的事情當然一無所知,或者說,他們知道那么一點,但知道的那么一點足夠讓他們把對這個劇組的看法和實際情況本身大相徑庭。
還依稀記得自己是打工人的秦貝保持著每隔一段時間就問一下劇組目前的拍攝進度。
她的詢問對象是白露霜,因為另外兩個小組成員被委派回國了,對于劇組的事情不大清楚。
而他們對劇組的看法是什么
“你是說,現在足球的劇本已經定稿了最后有按照陳導的意思修改嘛改得土不土”秦貝在電話的這一頭問她派進劇組的“內鬼”白露霜白編劇。
電話對面的白編劇對老板的問題有問必答。
她說“對對對,我們的劇本改好了,是按照陳導意思改的。”
她說“對對對,最后的劇本確實如陳導所希望的那樣,充滿著土味。”
聽到這些信息的貝總立刻腦袋里模擬出了一個充滿著鄉土情結的少年勇闖漂亮國的故事,畫面里伴隨著的是陳導獲獎文藝片里那黃色的、陳舊風味的棕黃色調這玩意兒有觀眾愛看才有鬼
過了幾天,貝總在百忙之中想起來自己還有個劇組的事情,于是又一次打電話詢問劇組進度,特別是選角的進度。
“你是說,陳導的意思是不要找那些個演技很好的老戲骨,要找些演技平均一點的小演員來擔任這部電影的主演”
陳導的原話當然不是這樣。
陳導的原話是說“演技這個東西其實是看對照組的,如果全員演技都很好,你就看不出里面到底誰演技好了,只有演技好和演技差的演員們一起演戲,特別是一起對戲的時候,那種不忍直視的感覺就會特別強烈。”嗯,關于這一點你們可以自行腦補一些曾經看過的電影電視劇,特別是電視劇。
所以對于一個導演來講,當然最好是能夠選出一堆演技都非常好的、能夠相互接戲的演員。
“但是我們這部電影的主演注定了是一群孩子在老人家眼里,只要沒有大學畢業那都叫孩子,而孩子的演技,雖然部分很有天賦,但絕大多數,其實還是在靠本能、靠代入感在演戲。”
所以作為一個曾經于千萬人之中挑選農村娃主角的有豐富拍孩子經驗的導演,陳導覺得與其在一大群孩子里面優中選優,不如直接找一群演技差不多的孩子來演。
那既然孩子選的是演技差不多中等水平的,與他們對戲的大人也不能找那種表演起來像個戲霸一樣,要是那種能學會收斂的演員。
當然這種復雜的選角,三流編劇白露霜是聽不懂的,在此之前她只參與過相親兩部曲的選角,那會兒選角可沒這么麻煩,什么既要有點演技,又要不能太有演技,最好這群人表演的時候發揮出的效果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