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國內的大導演都會有自己專門的資方作為長期合作伙伴。
這是一件在圈內非常正常的事情。
普通導演從醞釀了一個想要拍的故事到最后把這個故事順利拍成電影,往往要經過非常長時間門的一個過程。
一般導演要自己先聯系編劇,先把這個只是存在在腦海里的故事變成文字稿,然后再找自己信任的制片人,依靠他的人脈“化緣”一般向各個影視公司籌集資金,等資金大致上到位了,才是組建團隊開始拍戲。
拍著拍著你會發現這個資金其實還不夠正常情況下一開始籌集的資金都是不夠的,然后你又得繼續厚著臉皮再要一筆錢,經過漫長的來回,才能艱難的把一部電影給順利拍完,排隊等審核。
然后等個個把月,這部電影才會結束審核,聯系院線準備上映。
大部分的沒啥名氣的導演想要拍個電影基本都是這么個流程。
所以當一個普通導演晉升為大導演之后,他就不耐煩這種復雜的需要與好多好多人溝通才能夠完成的拍攝前期的準備工作了,他們往往會自己找一個固定的長期合作伙伴,自己開個小型的工作室,掛靠在這個公司下面。
平時自己有本子要拍,就打個報告上去,公司這邊因為本身就長期合作,有這個基礎信任在,基本都會給一筆錢,如果錢不夠,他們也會出人去聯系其他公司共同出資。
當然,同樣的,如果公司這邊拿到了個本子想要拍成電影,他們也會來找你,請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拍一拍。
陳導原先是有這么一個長期合作公司的,但因為娛樂圈寒冬、以及眾所周知的陳導之前連續兩部商業大片的撲街,人家公司在和他解除合作之后沒多久就寄了,所以他確實是需要一家新的可以合作的公司。
這家公司首先得有點錢,他想要拍個電影的時候人家得能資金支持;
其次這家公司對于創作者的創作干預不能多,你可以偶爾提出來要加個廣告或者有個演員要指定,但如果你要求十分鐘放八個廣告進去還要求四個主演四個全都要指定,那就過分了;
再其次這家公司不能啥都很完美,得確實缺導演,需要他給公司站樁不然人家樣樣都好,還需要他這個大導演干嘛
幾個綜合考量下來,再加上這一次這部電影雙方的合作,陳導就覺得這家雙黃丸公司很符合他的要求,特別是拍攝過程當中,他幾次要求增加資金經費、對劇本做改動、推翻公司前期選角要求,這家公司的兩位老板都沒有對他的決策提出任何異議這點讓他非常滿意
“這才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于自己非常有好感想要合作的企業,陳導一點不吝嗇夸獎。
“既然都已經把劇組交給我了,那就要按照我的套路來做一個團隊怎么能有兩個聲音呢我原來那個公司這點就做的很差,經常我戲拍到一半呢,他們公司里來人一會兒說這個不行,一會兒說那個不能改,時不時就要往里面塞個演員”陳導本人深刻的認為,這才是他兩部商業電影無法成功的原因。
當一部作品中出現了兩種思想,那這部作品怎么可能還做得好呢
與之相反,這一回的我的足球夢這部電影,陳導本人對它的信心就很足,沒有二五仔添亂,劇組的整個運轉以他的意志為先,整個團隊本身也都很認真,后勤也很充足沒有拖后腿,他第一次拍一部商業電影那種暢快感和以前拍文藝片的一樣
所以他深刻認為這會是自己打的商業片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