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就是朝堂斗爭宦海生涯”荀大頭說到這里的時候有一種挖到寶的快活,聲音都大了。
“這玩意兒就沒人寫劇本更沒有人拍”
為什么沒人寫劇本
因為朝堂斗爭比其他情情愛愛的都要費腦子寫作門檻太高
為什么沒有人拍
因為看朝堂斗爭也費腦子,現代社會大多數觀眾都習慣了快速瀏覽,沒耐心對臺詞細品觀劇門檻也太高
簡單來講,就是這個題材編劇寫不好,觀眾不喜歡看。
“就喜歡這種一聽就很孤僻沒人愛的古裝劇”
這種古裝劇好啊
朝堂斗爭你不得租個故宮大臣們你不得找幾個老戲骨皇帝你不得給他弄幾個妃子妃子不得給她們搞幾套漂亮衣服和高級首飾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服化道經費直接拉爆
其實秦貝覺得到這一步就差不多了,她已經能夠想到這部劇如果真的拍出來,大概率就是一部基調比較昏暗沉重的、臺詞拗口的、斗爭內容弱智的、喜歡這類型電視劇的觀眾看了會罵、不喜歡看這類型電視劇的看都不會看、更不會有電視臺或者網絡平臺愿意花大價錢購買的電視劇。
這buff疊滿基本就是個爛劇預定了。
但荀大頭尤嫌不足他來勁了
于是他又去探索了一下現代劇如果要拍,得拍成什么樣才能夠撲街
現代劇和古裝劇不一樣,,對于觀眾來說,現代劇最重要的是代入感。
比如雙黃丸公司的成名之作相親系列,當初就是因為給了觀眾足夠的代入感才火的。那么反推,是不是他們拍一部讓觀眾毫無代入感的劇,就能讓觀眾出戲,然后棄劇呢
那什么劇會讓觀眾沒有代入感
荀大頭認真瀏覽了一下電視劇觀眾在貼吧里對現代劇的評價,發現其實觀眾大多數不太會在乎一部劇里主角的生活自己有沒有一樣的共鳴。
這就跟看小說一樣,點家多的是日入幾百萬的大男主、大總裁,但看小說的難道都是這種水平的總裁嗎
但不影響觀眾有代入感。
相反,比起這些人設和從事行業距離觀眾比較遙遠的劇情故事,觀眾最不能接受的反而是和自己專業相關,但編劇在寫劇本的時候偏偏比較懸浮、不那么專業的故事情節。
比如律政佳人一類的電視劇,每到開庭的那一集你都能在彈幕或者評論區看到從事相關專業的觀眾在那里吐槽;
再比如醫療類的電視劇,主角作為醫生在什么場合穿白大褂、在什么場合應該穿便服也會遭到專業相關的觀眾指正。
“所以與其去找個冷門行業拍一部冷門行業的科普劇,不如找個全國人民都有經歷,但偏偏主角非常懸浮的劇種”
“那就是校園劇”荀大頭總結。
“誰沒有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誰沒在學校里上過課我們搞個現代校園劇讓主角在校園里明明能考一百分但就是考六十分明明應該認真復習備戰高考但偏偏不務正業一天到晚逃學去網吧我就不信觀眾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