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很多以前從來聽都沒聽說過的服務業項目應運而生,成為很多為了追趕上城市化進程的家庭不得不購入的生活必需品。
“小飯桌”算是這個進程里服務環節中的一項。
城市在發展,很多家庭不再像以前一樣,總有一位家庭成員能夠在家負責后勤工作,在夫妻雙方都在外工作、家里的長輩也都各自為了生計或者別的什么找到新的工作之后,家里孩子每日的上學放學等一系列需要家庭去承擔的部分就會出現缺失。
這種時候,“小飯桌”就這么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他們開設在距離學校很近的居民區,在每天放學之后會負責把孩子接到這里,看管孩子寫作業,偶爾輔導,并且管孩子們的一頓飯。
有的時候不僅僅是晚上,還會有中午,還能留孩子們中午在這里午睡呢。
然后等到晚上,孩子的家長結束一天漫長的工作,抽出空了,再把孩子接回去。
這種服務到底是什么時候產生的不知道,反正等大家意識到有這么一門生意的時候,連晉江文學城的美食文里,女主角都開始開小飯桌了
當然,以上這些小飯桌與此時誕生在偶然的店長里的石大少爺接送孩子這個服務,那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只能說,隨著富強村一點一點走向富強,確實有不少家庭出現了這方面的需求。
誰不想自己親自送孩子上學呢
你不親眼看著孩子進校門,你能放心你就不怕孩子在路上遇到什么,今晚回不來了
誰不想自己在家里給孩子輔導功課呢
但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也就小學,孩子問你問題你真的敢答嗎
就在所有人朦朦朧朧想要些什么,但又說不出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的時候,雜貨鋪誕生了。這家已經承擔了不少功能的雜貨鋪,在這個時候讓有需求的村民們看到了希望。
一開始是因為石大少爺的加料版雞蛋餅被家長們再次發現了是的,總有孩子當場這個雞蛋餅是吃不完,或者惦記著要把好東西留給家里人,吃一半留一半非要帶回家的。
家長們的好心,嘉賓知道,同樣的,石大少爺的好心,這些家長透過這次的雞蛋餅事件也看出來了,與此同時,他們看出來的還有停在雜貨鋪水泥廣場上的來自贊助商的進貨用的拖拉機。
于是他們提出一個小小的請求,就是希望每次石大少爺去鎮上進貨的時候,能不能到時候順道把他們家要上學的那幾個小崽子一起順路捎上
為此他們愿意支付一筆路費。
石大少爺也一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他一直以為的,所謂上學就應該是背著書包離開家走個十分鐘,到他的攤子上買個雞蛋餅,然后再一群孩子快快樂樂哼著歌走個一十分鐘就能到學校,實際上只是他以為
真實情況是,這些孩子從家里出發,要走十幾一十分鐘才能相遇匯合,再走個十五分鐘,才能抵達他的雞蛋餅攤位,買了雞蛋餅之后,還要走一個半小時腳程快的話是一個小時十分鐘,慢的話也可能是兩個小時,才能抵達學校去上課
這也能解釋為什么孩子們六點就出現在石大少爺的雞蛋餅攤位上。
因為學校是八點半上課,而你不可能真的要到八點半才到學校,還有課前的早讀還要交給小組長自己昨天做的回家作業
所以合理的到校時間是七點半到八點。
這是一直以來從來沒有擔心過上學距離問題的石大少爺所想不到的。
而當他知道了這件事之后,雖然幾個孩子的家長表示的意思只是希望在進貨的時候讓他順道把孩子也給捎上,讓他們能有一天可以不用自己走那么遠的路,輕松一下下,但我們石大少爺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