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居然是和那個村的那個誰家的孩子每天一起上學的
如果就一次雞蛋餅也就算了,等到后面,石大少爺還一天到晚開著拖拉機接送孩子,晚上還留孩子在雜貨鋪做作業,佩佩還給他們檢查作業,這一樁樁一件件,讓本來想老死不相往來的那些個家長們,不得不為了接孩子送孩子教孩子養孩子經常性的見面。
見面多了,交流就多了。
交流多了,就發現其實雖然大家在不同村子,但家里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孩子方面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
哪怕是少數民族,其實和漢族又有什么差別呢
政府部門也好,村委會也好,因為四個村子里有一個是少數民族的村子,就對它格外的束手束腳,各種不一樣,但實際上,你以為的優待,對少數民族村落的人來講,是你沒把他們當自己人,對漢族村落的人來講,是你把人家當自己人,反而把他們當外人,這樣一來,反而里外不是人。
但節目組的雜貨鋪,因為當初貝總和茍董的疏忽,沒有把“這個村子是個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混居的村子”這件事告訴他們,他們反而是對待所有村里人最公平的一個地方。
其實人和人的差距哪里有那么大呢
當你真的和這些人接觸的時候,你就知道,人與人,其實本質上是差不多的。雖然行為習慣可能有所差別,但希望過上好日子的心卻是一樣的。
而當政府部門和村委會敏銳的發現這其中關鍵的時候,那些之前因為種種顧慮沒有開展的基建工作,就打算隨著偶然的店長這檔節目一起開展
利用某些大型活動的舉辦,趁勢把自己城市的基建工作做做好,這是華國政府辦事的老傳統了。
因為有些基建工程,你在平時如果要搞,從申請到審批到最后動工,要花費的事件和要滿足的條件是非常多非常慢非常難的,但當遇到大型活動舉辦的時候,往往政府就可以成立專班,特事特辦,反而很多經費和工程就可以順勢獲得審批,得以開展。
大城市是如此,小村子當然也是如此。
交通局就提出,他們可以給村子門口這條一路通到鎮上的路給修一修,把雙向道改成四車道,路面拓寬了,以后車來車往就方便了;
農業農村局則提出,他們市其實有試點搞過某經濟作物的種植,經過試驗,這些改良過的經濟作物十分適合在這種有山的地方種植,接下來政府本就有打算要擴大推行新作物的種植,不如把富強村也納入擴大試點上來,農業創收
教育部門則說,他們打算給鎮中心小學安排校車,以后孩子們就可以在村口坐校車上下學
一個個部門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后,就輪到參加座談會的村民代表和石大少爺、佩佩發言了。
先發言的是石大少爺。
石大少爺一上來,就是給了全場眾人一個大逼斗。
石大少爺說“兩車道改四車道有必要嗎這個村子連個小轎車都沒有四車道改了給誰用有這點功夫,還不如把路面搞平整一點,再在路邊設置圍欄我每次開車送孩子們上學的時候,覺得最難受的就是車子的顛簸,最擔心的就是一不小心萬一車子側翻陷進了邊上的溝里面出現安全問題”
石大少爺又說“村子里大部分的中年人都已經在鎮上甚至在外地打工了,本村本身就沒多少能夠種田的村民,你們這個說的什么經濟作物,它種起來難嗎費勁嗎你們覺得村子里還有足夠的勞動力,在拾掇完自家的田地之后,還有余力種別的經濟作物嗎”
石大少爺還說“校車當然很好,可以讓孩子們上下學輕松一點,但是如果只是校車,只是接送孩子,那村子里其他人怎么辦花阿婆想要去鎮上看望自己嫁到村子里的女兒,還是要提著籃子,挎著三十個雞蛋,走兩個多小時的路嗎你們不能就因為看節目里孩子們上學累,就只想到要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村子里孩子是小部分,所有的村民才是大數”
石大少爺“”
這樣不留情面的帶有指責的建議,讓剛剛在場上發言的眾人都有些羞愧,和石大少爺關系最好的佩佩小姐姐在石大少爺邊上捂住了臉弟弟社會閱歷淺,說話真的是一點委婉都沒有,好歹你開頭先夸一下人家再提建議啊,還是太年輕。
但在石媽媽的視角里,她卻覺得,她家這個孩子,仿佛是一夜之間長大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