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手上拿著全班同學的名單,唱一個,就打一個分數。一下課,學生都圍到老師旁邊,想看自己的成績。
崔美青跑得快,站老師旁邊掃了一眼,全班沒有低于八十分的。
音樂老師果然是好人,不僅長得好看,心腸也好。
美術考核是隨便畫一張畫。
崔美青拿著鉛筆在畫紙上畫了一條道,一棵樹,一棟房子,房子旁邊站著一個雙馬尾女生,女生旁邊開著一朵花。天上飄著幾朵云,掛著一顆太陽,太陽的光線一根一根的圍著太陽。
這是崔美青從小到大最喜歡畫的場景,她沒什么空間想象力,一旦老師讓她們自由發揮,她就會畫這個場景,就像被植入了什么程序一樣。
用水彩筆染色,染出大片大片的綠色草地、藍色天空、黃色的太陽、白色的云、粉紅色的花之后,這場景一下子就活了過來,生機勃勃。
崔美青這幅畫里的樹、花、人、房子都挺抽象的,但因為結構完整,老師給她打了九十六的高分。
崔美青還看到了其他小朋友的畫,怎么說呢,很有想象力,像后現代作品,看不出畫得是什么,但情緒飽滿,有大師風范。
學前班的小朋友是沒什么緊張情緒的,兩天的考試嗖的一下就過去了,他們甚至都不需要復習,試卷非常簡單,數學寫1234,語文寫啊、喔、額、咿、嗚、于。
崔美青寫完試卷就趴在桌子上發呆。
她這還不算考場上的顯眼包,因為其他寫完試卷的孩子比她更瘋狂。有在吃鉛筆頭的,有拿著小刀削鉛筆,削十分鐘,斷了,再削。
還有寫完了想走,老師不讓走,坐在座位上唱歌的。
沒有人作弊,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絕頂天才,別人的試卷他們都不屑看。
監考老師艱難的維持考場秩序,避免小考生們在考試結束前逃離教室。
中心小學的學生不多,一個年級只有兩個班,早上考完試,中午家長來接孩子回家時,成績已經出來了。
來接姑娘兒子的崔林院一手提著兩孩子換下來的枕套被套床單,一手提著崔美青的書包,領著兩個小孩往外走。
同一個茶廠的家長遇見,少不得要寒暄幾句。
因為茶廠孩子的成績普遍很普通,大家都心有靈犀,沒有人提孩子期末考試的表現,只是簡單分享了一下學生檔案上老師給孩子的評價。
現在的學生檔案只是一本小冊子,每年期末考試一結束,老師就會把學生檔案發給家長。學生檔案上有每個學期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教師評價。
崔美青和崔志青的教師評價都差不多,就是“乖”、“聽話”。
教師評價并不會刻意抹黑學生,就算學生上課不聽講,平時淘氣頑皮,老師也會斟酌用語,用“活潑”、“有自己的想法”等評價委婉的表達。
如此一來,老師高興、學生高興、家長高興,大家都可以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云南少數民族眾多,過新年的時間也各不相同,有些民族十月份就過新年,有些民族四月份才過新年。
像茶廠這種農民工聚集的地方,過年都會比老歷早兩個星期,熱熱鬧鬧的殺豬飯在這兩個星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