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中,崔美青影響了許多人。她投的十多篇稿子如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般,一落地,就帶來一些生機。
在崔美青的心越提越高時,5月12日悄然而至。
當天晚上,崔美青就聽到有老師竊竊私語。即使早有預料,她還是忍不住心頭一跳,這一天還是到來了。
第二天,有些走讀生回家看了新聞,地震的事傳開了。
有些小孩不知道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什么”
“我媽媽說是有龍在地下打架,然后地面就會震動。”
“真的嗎地下真的有龍嗎”
“龍會來我們這嗎”
年紀稍大一些的孩子雖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地震,但他們從老師傳達的信息里能分析出來,地震是災難,會死人。
但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地震離他們都太遠了,所以討論了一兩天后,再也沒有小孩子提起這件事了。
直到星期五,第一波地震傷亡數據出來,舉國震驚。
當天,許多中小學都舉行了默哀儀式。
崔美青站在默哀的人群中,心中空了一個大洞,眼淚不自覺地掉下來。
學校要為受災民眾募集捐款,放學前班主任在班上動員,講到動情處,班主任的聲音都帶上了哽咽。
回到家,所有的電視臺都變成了新聞,實時播出災區救援情況,沒有動畫片,沒有歌舞。
大人談起這件事,都是害怕,嘆氣。
全國人民都在為這場災難中的生命祈禱平安。
星期一天氣很陰,滿天都是烏云。
募集到的善款裝在信封里,被各班班長一封封放進募集箱里。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全國各地,一輛輛救援車輛拉著軍隊和物資向四川駛去。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心協力,眾志成城。
崔美青表面上是一個二年級學生,家境貧寒,她不敢拿出自己的錢在學校捐款。班主任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她如果大額捐款,班主任肯定會聯系家長的。
但崔美青還有一個身份:短篇小說寫手。
她給自己留了一千,其他的都放進信封,寄到男生女生的編輯部,希望編輯菲菲幫她以無花無果的名義為災區人民捐款。
男生女生編輯部已經舉行過一輪捐款了,但菲菲還是聯系到紅十字會,把崔美青寄過來的錢捐了出去。
她感激無花無果這個作者對她的信任,她們甚至都沒有見過面,無花無果卻還是放心地給她寄了將近一萬的善款,讓她幫忙捐款。
她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這場災難會過去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