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縣試,四月府試,院試則要在年底。
如今草木初生,雛鳥南回,二月的時節還沒過完,褚振元跟著師兄三人又回到了方御書院的宿舍中。
王浩宇右手拿著一把紙扇一下一下的打在左手手心中,眉宇間透露著思索,陳賦川也坐在桌子邊撐著頭,對著面前的一張薄紙發愣。
房間寂靜無聲,無人打擾。
過了一會,褚振元眉頭舒展,合上書本抬起頭來。
陳賦川立馬驚喜的看過去“如何,師傅的問題你能答了”
“嗯,已經有眉目了。”褚振元點了點頭。
“怎么解”王浩宇聞言也伸頭湊了上去。
個人低著頭湊成一團。
這就是褚振元現在在書院中的生活,時清子把徒弟人召回書院后,經常出一些科舉試題給他們解答,平常的院試題目自然已經難不倒人,因此時清子的題目經常會延伸到鄉試試題上。
院試是國家科舉考試的最初一級,包括歲試和科試兩種考試。童生通過歲試,即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但若要參加鄉試,還需通過科試獲得參加鄉試的通行證。
經過年的積淀,通過歲試成為秀才對褚振元來說不難,但若通過鄉試,則還需要一些積累,時清子教徒,自然不會只滿足于秀才一級,因此早早的就為褚振元,陳賦川,王浩宇幾人做了打算。
一鼓作氣,再而衰,而竭,第一次參加鄉試會是他們最有靈氣的時候,時清子當然希望他們能一舉而過。
“原來如此”聽完褚振元的講解,陳賦川一臉恍然的道“難怪說院試只是科舉的入門考試,鄉試試題相比于院試,果然真正做到了知識的貫通和理解。”
“對啊。”王浩宇也嘆了口氣“知識真是越往后越需要總結精煉了。”
褚振元笑了笑“兩位師兄已經背完了經綸,你們基礎牢固,以后只需多做試題融合貫通對這樣的問題,肯定手到擒來。”
“哈哈”,王浩宇笑了一聲,合上了剛剛翻開的書本,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一日一題是時清子對人的要求,今日試題做完,只需晚間去找時清子聽講解鞏固就行,因此下午半日便算空了下來。
陳賦川提議道“二月春景,不如去城外游玩踏青”
“好啊。”王浩宇抬扇附和“這幾日正好做題做的煩悶,也需要外出轉轉舒解一下心情,我們去哪”
“去寒蟬寺”陳賦川想了想后問褚振元道“我們去寒蟬寺怎么樣”
褚振元愣了一會搖頭,帶著歉意道“兩位師兄去吧,我就不去了。”
“為何”
“與庭庭分別幾日,下次不知何時才能休息,想回家去看看他。”褚振元笑了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