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試放榜時,榜上姓名橫排,各個考上的童生學子,排名有先后次序,叫做長案。最后一名之下用朱筆畫一勾,以示截尾。所以第一名也有案首之稱。
院試包括歲試和科試兩種考試。歲試的基本任務是第一,從童生中考選出秀才;第二,對原有的秀才進行甄別考試,按照成績優劣分別給予獎懲。這前兩場便是甄別秀才的考試,后一場則是從童生中考取秀才。
童生通過歲試,就算是“進學”了,即成為國家的學生,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相公。這些秀才被分別安排在府學或縣學內,雖然他們不一定真的到那里去讀書,但是他們在名義上屬于這些學校的學生由學校的教官負責管教。歲試成績優良的生員,方可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才準許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叫做“錄科”。
褚振元和陳賦川三人回到車上,各自找了個舒服的位置坐著。
外面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直沒有減少過,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一會連幾人停放馬車的地方也擠滿了人。
褚振元掀開一半車簾看著外面,王浩宇突然道“今次我們書院有十七人參加院試,兩位師弟以為能上榜者有幾個”
陳賦川被問題吸引,他想了想“參加院試需要先通過老師考核,他們既過了考核,大概能有一半”
這次參加的十七人中最少有一半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了,想來這些人都是有些積累的,應該會更容考上一些。
王浩宇聽后點點頭,然后又歪頭問褚振元“振元你呢,怎么看”
“我不知道。”褚振元笑了笑“我就不猜了,左右一會就放榜了,我們等著結果就是。”
王浩宇拿著紙扇,聞言只是搖了搖頭,他自己這個師弟向來不愛說一些沒有把握的話,因此他也沒有意外,只是道“師弟不猜便不猜吧,不過我得和你賦川師兄打個賭,我猜不到一半。”
他看向陳賦川,臉上帶著玩鬧的神色。
陳賦川笑看了他一眼,“無聊,你肯定是有幾分把握,我可不和你賭。”
“那我們就賭個有趣的。”王浩宇也不惱,繼續道“我們猜猜這次案首是誰”
陳賦川聽后來了一些興趣,崇禮縣地處景朝北方,文風并不盛行,像褚振元這樣八歲便能考中童生的便已算少有,而在南方地區,這樣的“神童”卻有不少。
因此每年案首呼聲最高的,多是一些有些年紀的考生,也不算難猜。不過今年比較特殊,除了一些年齡積累的考生外,褚振元的呼聲也不算太低。
“十二歲不到的案首”陳賦川看著褚振元,沒有絲毫妒忌,反而心里有些激動,十二歲的案首這在崇禮縣已算是十數年沒有出現過的奇跡了,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師弟。
他看了一眼褚振元,搖頭笑了笑“我可不亂猜,左右一會就放榜了,我們等著結果就是。”
王浩宇兩次都得了個沒趣,嘖了一聲,朝著褚振元失望的搖搖頭,搖著扇子閉目養神起來。
辰時一過,場上猛然沸騰了起來,府兵驅趕眾人讓出一條路,開始張掛一早就填好的榜單。
放榜開始,先前陳賦川派在榜墻邊等待的小廝立馬打起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