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要從她那糟心的少年時光里挑出點美好回憶的話,樁樁件件都跟外公外婆有關。那時,兩位老人住在鄉下老宅里,門前也有一棵這么粗的樹,不過是棵老榆木,樹下放著小木桌。她在父母家挨了打、在奶奶家受了責罵,唯一可去的地方,只有樹旁的那處老宅。
那張掉了漆的小方桌上,夏天經常少不了四季豆炒肉、辣椒炒紅薯梗。她永遠都記得,外婆一邊朝她碗里搛菜,一邊絮絮叨叨地安慰她“我乖女莫傷心,你放心讀書。他們不拿錢,我們拿讀書是多好的事啊,哪有考取了高中不讀的道理外公有退休金,夠你花。就算沒錢,我撿破爛也要供你讀”
回到二十九歲這一年,外公已經去世了,可外婆還在啊
想到外婆,佳慧眼中沁出濕意。
若說之前她對以后的生活還沒有想象,在這一刻,她想要的都在腦海中變得清晰起來。
她想要馮小河活得久一點,上輩子他那么辛苦,無論如何都不該在四十出頭就離開這個世界;
她想要好好陪伴女兒長大,孩子有沒有出息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會長成一個健康樂觀的大人;
她還想要守護愛她的那些人,她親愛的外婆,還有馮小河的奶奶,讓幾位老人在耄耋之年能有所依靠;
她更想要過一段不那么焦慮的生活。現在,這活著的每一天都像恩賜,她不該辜負,也想把這種對生活的態度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她在溪邊站了很久,才從茂盛的荒草叢走到路邊。兩個男人已經抽著煙說了好一會兒話了。三人上車往外走時,馮小河才說“春平哥,這么大的事,我們現在定不下來,等商量一下再給你回信。”
“行,你們就多考慮兩天,”胡春平點頭,“不過要快點給我消息。討債的人太多了我市里那個廠算是保不住了,現在曉得這邊基地的人還不多。反正是要賣了抵債,賣別人不如賣給你。真的,不然我老娘會罵死我”
佳慧知道他說的是實情。
胡春平對別人怎么樣佳慧不清楚,對他們倆口子,他是真沒耍多少心眼。
當年馮小河的父親在鎮派出所上班,是為了救一對落水的母子時去世的。去世前老馮家的日子在村里算是數一數二的,畢竟那時候拿工資可比種地強多了。胡春平沒發達以前,家里就一個老娘,窮得叮當響,沒少受馮家的接濟。所以胡春平在自己的財產即將被瓜分一空時,第一時間想起的人,是這個兒時的朋友。
上輩子,由于佳慧的強烈反對,最終這邊的廠子被別人搶先得手。但欠銀行的錢卻仍然著落到他們頭上。在馮小河一個律師同學的慫恿下,兩人耗費了無數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打官司,最后官司敗訴,他們的房子依然沒保住。
開到一條岔路口時,胡春平下了車,他現在在一個親戚家躲債,不敢走大路,要從小路上繞回去。臨走前他羅羅嗦嗦地叮囑“我也曉得,你倆口子背地里要罵死我。不說你們,我老娘曉得了這個事,都把我罵了個臭死,還跟我講,欠誰的賬都不要欠你們老馮家的。小河,佳慧,我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你們考慮好了盡快給我三叔打電話。我電話不敢開機,全是要賬的。媽的,這日子真不是人過的,要不是還有老娘跟孩子,我真想去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