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熱起來了,鄉間草木散發出蓬勃的夏日氣息。對于居住在石橋南村的人們來說,這并不是件好事,一場大雨過后,空氣濕熱,陽光蒸騰下,牲畜糞便吸引著蒼蠅和蚊蟲,老槐樹上,知了們開始沒完沒了的嘶鳴。
佳慧對于搬家的愿望也迫切了起來。
前兩天趁著下雨無事,她登錄了海角論壇,充分感受到互聯網的魔力,她收到了站內短信,是版主發來的,通知她帖子已被加精。
版主,啊,多么親切而又古老的稱謂
然后佳慧點開自己的帖子,發現回帖已經多達兩百多層樓。大部分人都在表示羨慕嫉妒恨。
“啊啊啊啊,風景太美了吧這也”
“一家一個小山頭,樓主簡直不要住得太爽”
“這樣的鄉間小屋我也想要”
“這是什么神仙生活在這里住上一年半載能成仙嗎”
當然也有人在說酸話“樓主有錢人吧富人眼里農村才是凈土,窮人眼里農村盡是土。”
“我負責地告訴大家,真實的農村并不是這樣的”
佳慧心想,真實的農村當然不是這樣的,至少,她現在住著的石橋南村就不那么爽心悅目。她記錄的只是自己的小世界罷了。她沒有能力去影響很多人,但至少能讓身邊的小世界盡量變得美好。
主樓的那幾張照片當然也是她精心挑選的。半開的天藍色窗欞,明凈的玻璃,還有窗外秀麗的山和濃墨重彩的藍空白云,妥妥就是一張風景明信片。她對網絡語言是非常熟悉的,還有著這個年代很多人不具備的幽默感,在三言兩語表明自己擁有了一幢鄉間小屋后,她用照片調侃的文字,展示了一小部分改造小屋的經歷,以及打磨窗戶、改造衣柜的過程。
老家具的拍攝也要講技巧,前后對比強烈,才能吸引人眼球。之前落滿灰塵的舊家具,賣給收破爛的似乎都沒人要,經過修修補補、打磨上漆,再裝上穿衣鏡,竟有種懷舊風的古樸美感,比新家具還多幾分韻味。這當然也是佳慧跪著趴著到處找角度,才拍出來的效果。
既然有人喜歡,佳慧也就再接再厲,又發了改造八仙條案和碗櫥的照片。同時在內心感嘆,海角論壇真不愧號稱“最大的華人網絡社區”。每天都有海量的帖子在論壇浮浮沉沉,更有海量的用戶在這里尋尋覓覓。只要內容稍微別致點,大家的熱情就很容易被引爆啊。
那些回帖,不管是批評、嘲諷還是贊美,她都看得很開心,所有的評論照單全收。時隔多年,她都快忘了,這個時代,網上還沒那么多噴子。人們還在充滿熱情地擁抱自己的網絡生活,他們中的很多人第一次發現,他們的喜好、學識、見解能如此輕易地展示出來,也能如此輕易地尋找到同好。這在過去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天時晴時雨。雨停的時候,佳慧就去漫水橋那邊翻地,很多農作物都要趕緊種下去了。她從姑姑的田里剪了紅薯苗,先扦插了一小塊紅薯。又趕著種了黃瓜苗、小香蔥、辣椒苗等。下雨的時候,佳慧逛完論壇,便帶著全家上網購買窗簾。這一過程,也讓兩位老人開了眼,充分感受到了網購的魔力。
他們一左一右,像兩大護法一樣,坐在佳慧身后,伸長脖子看電腦里琳瑯滿目的窗簾花色和窗簾桿,嘖嘖發出驚嘆。
“這電腦里頭有多少家店成千上萬老天爺那不是比城里的店鋪都多”
“一張照片就是一種簾子的款式等等,慢些看,我眼都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