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慧采完菌子,看她抓蜈蚣,簡直頭皮發麻。她最怕這些多腳長蟲,站得遠遠的,偏姑姑還把瓶子蓋好遞給她“這都是錢給你抓著玩,蜈蚣爬在手上癢酥酥的。”
佳慧瘋狂搖頭,“別拿過來我不敢”
姑姑哈哈大笑,把瓶子丟進背簍,“這有什么好怕的去了毒牙的蜈蚣,連苗苗都敢抓。”
佳慧頓時對苗老師涌上欽佩之情,兩人繼續往前走,路上姑姑教她“先前長過菌子的地方,過段時間會再長。你把這個地方記著,下回再來找菌子就快多了。”
佳慧答應了,笑道“你們上山采菌子,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藏寶線路圖”
姑姑竟然聽懂了,感嘆道“有時候看好的地方還不是被人截胡撿的人多了,就要趕早趕巧,最好是頭天落一場雨,第一天趕早上山,那就沒有撿不到的。”
“呀”這回是佳慧先發現了一窩菌子,“姑,你快來看,這顏色紅紅的,能不能吃啊”
姑姑過來看了一眼,很老練地說“能吃,這是紅菇,味道可好了”
遮天蔽日的山林里,樹下常年陰涼潮濕,厚厚的落葉成了腐殖層,最易生長各類野生菌。松樹菌、紅菇、灰灰菌和奶漿菌是這里最常見的,運氣好的話能撿到雞樅菌和牛肝菌。在一根倒地的樹干上,佳慧和姑姑還發現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
“好大一盤菜”等佳慧拍好照片,姑姑喜滋滋地把木耳揪下來,“新鮮木耳涼拌我最喜歡吃了,跟吃肉一樣”
“要是我們香菇廠也能種這些菌子就好了。”佳慧說。
“那種不活,村里也有人試過。”姑姑說,“野地里下一場雨,它們就冒得到處都是,但若說特意去種它,反而種不活,也沒產量。誰愿意費那個心”
兩個人在林間不知穿行了多久,各自摘了半背簍菌子,才慢慢往回走。路上佳慧又在一棵樹旁發現了幾株形狀奇特的菌子,肥碩的菇柄上,包裹著蜂窩狀的傘蓋,看著跟羊肚似的。這個她認識,是羊肚菌。
這一次,連姑姑都夸她運氣好,“這個菌子好吃,曬干了也特別好賣我們那邊山上很少碰到,這邊林子里說不定還有,下回再來仔細找找”
兩人滿載而歸。到家后佳慧把剛摘的菌子拿給外婆和奶奶看,外婆很是驚喜,拿著一朵比手掌還大的松樹菌問“后山里能撿到這么多菌子”
“再多您都別去路難走,還滑得很,我都摔了一跤”佳慧撣著身上的落葉和泥土,給躍躍欲試的外婆潑了盆冷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