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河端著飯站在廚房廊沿下吃,笑道“外婆,這東西規矩是臭臭的。吃的就是這個臭味。”
那一瓣榴蓮肉,奶奶和外婆聞了聞都不肯嘗,佳慧苦勸道“這個水果營養價值超高,還特別貴快嘗一塊,不然下回吃還不知道等到啥時候。”
“我們不吃這個,甜津津的葡萄難道不好吃么”老人們都一臉嫌棄。倒是姑姑和姑爹各嘗了一小口。片刻后姑姑也皺起眉,“算了算了,山豬吃不了細糠。我吃不來,不糟蹋東西了”
“這果子滂臭,”奶奶撇嘴說“到底哪些人會喜歡吃它”
她很快就知道了,佳慧愛吃。她坐在木臺邊上,小口小口地品嘗著剩下的那瓣榴蓮肉,陶醉地瞇著眼細細咀嚼,又真心誠意勸大家“這么好吃的東西,怎么都不吃再嘗一嘗嘛,習慣了這個味兒,越吃越想吃。”
正說著,就見三妹循著味兒跑來了,站在她旁邊直晃尾巴。樹下的奶奶姑姑等人爆發出大笑,“這味兒,都把狗子招來了。”
佳慧很珍惜地吃完那瓣榴蓮,把其他的肉都取出來,用保鮮盒裝著放進了冰箱,準備等孩子們回來了再一起品嘗。然后大家忙碌著準備晚飯,她則去了二樓,繼續寫她的各種小文章。
這段時間月季和繡球陸續都開了花,佳慧在晨光和夕陽中各拍了一組照片。深紫和粉紅色大花掩映的石墻、花木扶蘇的石板小路、高大的紅龍月季拱門、姹紫嫣紅的竹籬,每一張照片都美得讓人心動。她精挑細選,仍不能抉擇,最終只好把各個場景的照片分別挑選了一張,發到了公主號平臺。然后又上傳篩選采蘑菇的圖片,發到了博客和論壇。
沒過一會兒,后面就涌現出眾多跟帖。
“那個紅色的蘑菇能吃樓主還活著嗎活著就吭一聲”這是來抖機靈的。
“負責地告訴大家,這些菌子都能吃。我老家也有山,小時候經常到山里撿菌子”這是來自網絡世界的撿菇人。
“啊啊啊,想起老母雞燉蘑菇的味道,饞了饞了”這是資深吃貨。
“好久沒撿菌子了。小時候爺爺經常帶我們去后山撿菌子,我們那兒林子特別大,有一次我進去還迷了路,一晃十幾年,爺爺都去世了”這是回憶殺。
佳慧看得很開心,決定再拍張圖來饞饞他們。她拿著相機去了廚房,果然灶上的母雞燉菌子已經散發出撲鼻的濃香。雞湯上浮著一層亮晶晶的黃油,各色菌子和雞肉在翻滾的湯里沉伏,光看顏色就讓人食欲大開。
這張熱氣騰騰的照片傳上去,又引起了網友們新一波的哀嚎和羨慕。
等她忙好了重新下樓,就見兩個孩子已經被接回來了,正和貓狗在院子里不知玩什么。三妹對著苗苗汪汪叫了兩聲,老實巴交的狗臉上竟出現嫌棄的神情。佳慧好奇心起,走近一看,就見苗苗手里托著條蜈蚣,正沿著她的胳膊爬動。七寶那憨頭還笑嘻嘻地說“姐姐,快讓它爬到我手上來。”
佳慧把尖叫生生咽了回去,一轉身就躲進了廚房。難怪三妹會嫌棄,這倆孩子她也不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