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勉強嘗了一口就放下筷子,其他人也無心吃飯,佳慧卻是自管自地吃了個飽。飯后羅玉強去結了賬,大家就在餐館門前分手,佳慧跟外婆回酒店,羅玉華要去接女兒放學,也匆匆走了。
第二天佳慧開車帶外婆和她媽回了趟老家。一路上外婆很沉默,直到遠遠看到門前那棵老榆樹,才勉強打起了精神。車停到樹下后,羅玉華把她媽攙出來,三人站在小院前,看著門前叢生的野草,外婆的神情涌上些悲傷。
“這房子怎么跟人一樣,也老啦”她緩緩朝住了一輩子的老屋走去。這曾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此刻顯得這么的破敗和凋敝。明明她才離開了不到一年,過去如此熟悉的小院,怎么竟讓人感到陌生
“我一個多月前才回來鏟了草的,怎么又長了這么多”羅玉華嘀咕著,拿鑰匙開了門,幾個人走進去,就見院子里鋪的地磚生了青苔,磚縫里也長了些草。羅玉華尋了把鐮刀去割院里的草,佳慧則找了掃帚,四處打掃新結的蛛網。
正在忙碌,門外忽然傳來腳步聲,原來是隔壁張嬸子見門開了,跑過來看到底什么情況。看到外婆,她驚喜地“哎呦”了一聲,說“李大姑,您回來啦怪不得我遠遠看到這邊有人,我還以為又是玉強媳婦帶人回來看房子呢”
外婆臉上堆疊起笑容,跟張嬸打招呼“他嬸兒,感謝你留心這邊老屋大半年沒有人,得虧你住得近,時常幫忙看著。”
“隔壁兩邊,相互照應那不是應該的”張嬸兒忙謙遜,又問“怎么不在佳慧那兒住了準備回來的”
佳慧忙說“我跟外婆回來看看就走。昨天老弟結婚,我們專門來參加婚禮的。張嬸,以后有什么事,還是得麻煩您給我打電話哈”
去年接外婆時,她就跟隔壁張嬸相互留了電話,一來要請她看顧那幾間老房,免得人搞破壞;二來村里有什么事也能及時得到消息,比如給外婆交新農合醫保費就是托她幫的忙。這會兒佳慧邊跟她閑聊,邊打開后備廂,把帶給張嬸的禮盒拿了出來。張嬸自然是百般推辭,最后才很不過意地收下,又熱情邀請他們去家里吃午飯,“好容易回來一趟,住兩天再走,我這就回家做飯去”
幾個人忙推辭,都說“哪天有時間了再說,等會兒回縣城還有事”。等張嬸子走后,外婆道“佳慧,別忙了,我們去后面林子里看了你外公就走。”
三個人提著祭拜的東西,順著屋旁小路去了后林。外公的墳墓周圍倒還干凈,沒長多少雜草,墓旁還插著五顏六色的清明吊子,外婆知道這是子女們清明都回來看望過,心里才好受些。她給死了的丈夫點了柱香,燒了些火紙,羅玉華又在旁邊擺上些果品。幾個人守在旁邊,看著火星子熄了,佳慧和她媽才先去前面小院收拾屋子去了,好容易回來一趟,當然要把院里院外的雜草鏟一下,不然下次回來草結了根,就更難收拾了。
寂寂的后林里,外婆獨自蹲在墓前,看著那一堆灰燼,小聲念叨“老頭啊,我心里不好過。也不能跟別人說,只好朝你倒苦水。我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是互敬互愛,都巴望對方過得好,怎么咱家的孩子連一套爛房子都提防著,都生怕對方得了好處說來說去,老頭子,這還是怪我們自己。是我們教得不好,當父母的不會教孩子,老了受罪啊”
“只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有點好的都省給了他們,他怎么就一點都不領情呢”老太太顫微微地站起來,臉上布滿淚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