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馮小河跟姑爹終于回來了。兩人帶回了東省特產,一些阿膠紅棗糕和干海參,據說都是補女人氣血的。奶奶和外婆各嘗一塊阿膠糕,都覺得味道挺好,但對那個海里的毛毛蟲露出了嫌棄的神情,“這東西看著怪滲人的,怎么吃”
聽說海參很有營養、價格也挺貴,奶奶馬上作了安排,“趕明兒送點給你秦孃孃去。人家送我們那么多東西,總要還點人情”
晚飯桌上,馮小河和姑爹你一言我一語,描述了在東省香菇廠的所見所聞,還把手機里的照片調出來給她們看。幾個人頭湊頭,興致勃勃地翻看著照片,就見一排排寬敞整潔的塑料大棚,望不到邊的香菇架,上面整齊擺放著一筒筒菇棒。還有高大的殺菌車間、自動化生產線,姑姑和奶奶一邊看,一邊嘖嘖驚嘆。
馮小河嘆氣,說“把人家那廠子一看,我們這小廠真是沒搞頭。”
奶奶立刻翻他個白眼,說“怎么沒搞頭那個小廠一年給你掙好幾十萬塊錢呢。咋的你看著別人鍋里的五花肉,自家碗里的飯菜就不香了”
“哎呀奶奶我不是這意思”馮小河說“前景前景您懂么這種廠就是咱們的發展前景就是咱們現在離這個前景還太遙遠了些”
“我不懂什么前景后景”老太太說“但是我懂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哎呀小河又沒說錯,年輕人有志向是好事”姑姑忙替馮小河辯解,“媽你現在動不動教訓人,像個領導干部”
奶奶便又翻女兒一個大白眼,閉嘴不說話了。
吃完晚飯馮小河就去廠里守夜,還把佳慧也拉去了。兩口子有段日子沒見,自然有一番親密。等重新安歇下來,佳慧就有點昏昏欲睡,馮小河卻精神抖擻地拉著她聊天。在重復了一遍東省經歷后,他嘆氣道“我現在突然有動力了,有目標了。我要讓咱們家這個小廠也變得跟人家那樣,老婆你信不信”
佳慧睡眼朦朧地打個呵欠,道“我信。”
馮小河雙目炯炯地看著屋頂,向往道“你說,咱們發展多少年能夠趕上人家那樣的規模”
佳慧意識模糊地答“很快。”
“快不了奶奶說得也有道理,路要一步步走,這事兒急不得。”馮小河順著自己的思路道“要買設備、擴廠房、征地蓋大棚,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咱們現在還沒那個實力,不過如果把這個廠辦起來了,至少附近兩個村的勞動力都不愁沒事做了。搞得好的話,好多人甚至都不用外出打工了”
他說著說著,就聽枕邊悄無聲息,扭頭看老婆,已經睡熟了。馮小河便悻悻地住了嘴,調高空調的溫度,把薄毯給她搭了搭肚子,嘀咕道“睡吧睡吧,小憨豬”
第二天一早,佳慧還在床上沒起,馮小河又開著貨車出去了。佳慧慢條斯理地洗了臉,回家吃早飯。奶奶見她一人回來的,忙問馮小河去了哪兒,還抱怨道“他怎么出去一趟就跟野馬一樣了”
佳慧回憶了一番,說“昨天模糊聽他說了一句,想找人投錢到咱們廠,把設備買回來。”
“這就急了”奶奶搖頭說“還是太年輕,沉不住氣出去看看是好事,但也不能丟下手頭的事不做了啊。”
到中午馮小河才回來,背后衣服都汗濕了,奶奶看了又心疼,給他切西瓜吃,還把電扇搬到他前邊,問“又出去忙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