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學的唄,”佳慧說“互聯網時代,上網一搜,教程多得很。”
她說的是實話。現在這些教程在網上雖然檢索不易,但在后來的短視頻年代,卻再普遍不過,而且步驟清晰、簡單易學。
秦孃孃卻搖頭不信,“說得簡單那炒青菜該容易吧有些人你手把手地教他都教不會也不能說他笨,這是各人的天賦罷了。我看七寶媽本來就有做菜的天賦,屬于是老天爺賞飯吃。”
奶奶也點頭附合“我佳慧學東西是快,上回她姑爹教她做牛肉餡餅,教了一回她就會了。”
“牛肉餡餅也好吃”陳娜立刻向往道“什么時候再做”
媛媛哈哈大笑,揶揄她道“你身上沒有一斤冤枉肉,全都是一張嘴吃出來的”
陳娜哀嘆“可不是嗎我這真是交友不慎啊”
外婆忙道“你哪兒胖了小姑娘長成這樣才剛剛好一看就有福氣。我還嫌佳慧太瘦了呢。”
“聽到沒有”陳娜朝媛媛嚷嚷“我這是福氣,你們想長肉還想不到呢”
那半袋栗子做了幾回蛋糕就吃完了。接下來家里迎來了南瓜季。今年除了普通南瓜,他們還種了超粉超糯的貝貝南瓜。佳慧送了好幾個給陳娜和媛媛,讓她們早上蒸著吃,又好吃又減脂。她還用南瓜做了很多美食,比如烤南瓜吐司做的三明治、細密綿軟的南瓜戚風蛋糕、香滑的奶香南瓜派等等,這些方便攜帶的食品,照例是拿去幼兒園門前賣;還有些不方便攜帶的,如南瓜糯米飯、南瓜蒸蛋等,是只有家里人才能享用的。
隔三岔五的,佳慧還會從地里刨一籃新鮮土豆。除了炒著吃、炕著吃,當然也少不了做成薯條帶去給孩子們吃。土豆切成粗細適中的條條,直接放油鍋里,先炸一次,復炸一次,就成了常見的薯條,真是再簡單不過。然后搭配上雞米花或炸雞塊,用紙盒裝成一份份的,在吃之前淋上番茄醬。在炸雞薯條并不普及的蘢山鎮,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吃這些東西。
十一月初,苗苗有天放學時,興奮地告訴佳慧和妹妹,她即將光榮地成為一名少先隊員。明天早操時間,將有老隊員為他們這批新隊員系上紅領巾。為表祝賀,第二天佳慧特意做了又粗又長的大薯條。這個做法比較復雜,要把土豆蒸熟搗爛后拌上面粉,再搟成薄條下油鍋炸,復炸后,一根根小棍子般的粗薯又香又脆,在幼兒園門前被拿出來時,對家長們都造成了強烈的視角沖擊。他們可從來沒見過這么長的薯條
“這薯條怎么炸的”賣手抓餅的大姐嘖嘖道“肯定不是土豆做的,哪來這么大土豆啊。”
“就是土豆做的。”佳慧笑答,“網上就可以搜得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