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顯思娶了皇后這件事情,誰也不能再提了!”袁紹又是吩咐一番。
“尚兒,你隨我來一下。”于是隨著袁紹甩手走了,散了會。
內室。
袁紹神情嚴肅的看著袁尚,“你大哥能夠帶回陛下絕非僥幸,看起來你大哥的帶兵能力已經不容小視了。你要和你大哥處好關系,未來打天下,你或許用得到他。”
袁尚則不以為意,但還是道:“謹遵父命。”
一個時辰后。
袁尚府邸。
“三公子,此番大公子這等作為的話,肯定會得到繼承人的位置。”
審配神情極度緊張。
一旁的逢紀臉色也不好,這次袁譚做的事情太大了。
“那是不可能的,我爹親口說未來我繼承家業。”
袁尚臉色不善道。
審配和逢紀一愣,頓時心中的陰云散去。對視一眼,看起來自己支持三公子是對的。袁譚再厲害,也永遠只是馬前卒,沖鋒陷陣的角色。
“三公子,但大公子經過此事后,軍中威望大盛,這對三公子是不好的。不如這樣,三公子前往引領漢獻帝到來,大公子提前回城。”
逢紀笑瞇瞇道。
這個主意真是棒。
袁尚立刻就采納了,笑道:“本公子引領陛下遷都鄴城,這一刻一定會被史書銘記的。”
他們都笑了。
審配和逢紀二人出府,就看到一位文士進府。
“咦,這不是徐干先生嗎?”
“二位大人,徐干是來為三公子上課的。”徐干說完捧著一個大卷軸,匆匆進了府邸。
這可徐干可了不得,字偉長,漢末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詩、辭賦著稱。代表作:《玄猿賦》,對歷代文學者影響深遠。
“三公子如此好學,未來必成大事!”
審配敬佩道。
“三公子!”
徐干上了廳堂跪下后,驚慌的捧起大卷軸,“這是在下嘔心瀝血之作《玄猿賦》,窮三年之功,近日剛剛完成,肯定能夠達到公子滿意的。”
袁尚打開一看,頓時驚為天人,“好詩賦!”
“三公子,我兒子……。”
“來人,送徐先生和他兒子回家去吧。”
無人時。
袁尚捧著大卷軸哈哈大笑,“父親常說馬上打天下,馬下治天下。袁譚只是一個好勇斗狠的匹夫而已,看我在慶功宴上好好打他的臉。”
“到時我為主公他為臣下,若替我打天下時給他些好處,若是不然,只需一聲令下而已。”
袁尚高興的背誦去了。
到了第二天。
袁紹感到袁尚去迎接陛下話能夠很好的增加聲望,便同意了袁尚的提議。特命袁尚前往引領漢獻帝,而特命袁譚馬上返回。
三日后。
鄴城城外,十里長亭。
皇帝遷都是特別特別重大的事件,不亞于登基大典。
所以從城門口到這十里長亭,萬名袁家甲士身披重甲手持戰戈排列于道路兩側。
朝廷百官穿上了新的朝服。
禮樂聲不斷回蕩在半天空。
鄴城三十萬百姓空城而出,圍觀此番盛典,從此以后,他們就是天子腳下、華夏心臟、國都人了。
意義深遠重大。
“大哥,你遠來疲憊,勞苦功高。父親讓你馬上回家休息,準備參加晚上的國宴就可以了,其他事情就不需要你費心了。馬上走吧,你的部眾馬上返回軍營。”
袁尚帶著審配、逢紀、蘇由、呂曠、呂翔、馬延、張顗等人,帶著三千自己的部眾,來這里換防。
袁尚的目光看向奢華的圣駕大馬車,此番引領皇帝遷都,必將載入史冊。
“告辭。”
袁譚二話不說,帶著心腹荀攸、徐晃、郭圖、辛評、陳琳等人就走了。
心腹們憤怒的目光看著袁尚,這什么遠來疲憊讓休息,這分明是搶功勞。
“主公,為何不爭!”
荀攸忍不住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