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依宮女來看,皇后原本就寡情,對太子沒什么疼愛之情,只是想要依靠太子登基成為太后。
現在成了魔人之后就更是不在乎了,但出于這是自己唯一血脈的想法,皇后還是希望太子能夠乖乖聽話,和她一起變成魔人,繼續做她的好兒子。
宮女略微同情地看了一眼太子,堂堂太子殿下,如今做了階下囚不說,連母親都不在意他了。
可是轉念想想,自己又好到哪里去呢人肉對魔人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就看陛下,發起瘋來連自己年幼的皇子都給吃了。
骨肉相殘,血親相食,這在魔人之間已是常事,連自己的血親都能下得去手,更別說陌生人了。
她這個婢女能活到現在,全靠的是隨機應變,還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這才安安穩穩地活到現在,還被指派來勸說太子。
如今皇后身邊的宮女,更換的也是越發頻繁了。
別說是皇宮,整個皇城都是風聲鶴唳,那些權勢較小的官員都想盡辦法地要逃離皇城,地位高的呢,不是也在想辦法讓自己和家人平安離開,就是想盡辦法的討好陛下。
對于他們來說,權勢、美人、錢財已無甚稀奇,但長生,還有魔人那不一樣的地位就太讓他們眼熱了。
雖然相貌上難看了點,但在悠久的壽命前根本稱不上缺點。
做人,就是魔人眼中的食物、家畜。
做魔人那就不一樣了,不僅活得久,還有強大的力量,除了同為魔人的那些家伙,普通人在他們面前不過是待宰的白兔罷了。
得到變成魔人的機會的人中,太子是清流,也是唯一活下來的清流,皇帝也是主動想要將一些人轉化成魔人的。
比如朝中聽話的臣子,還有一部分身份相對特殊的人,比如皇后,作為自己的正妻,且不惹他的厭惡,他還是愿意把妻子變成魔人的。
愿意的人成為了魔人,不愿意的都被烹成了菜肴,賞賜給那些聽話的魔人。
太子是皇帝的嫡長子,皇帝曾經親自教養過他一段時間,對他多少有些父子之情,且太子能力不差,在皇子之中是最為優秀的,于是皇帝也在太子救災回來后詢問過他。
太子在前往救災之前,魔氣碎片還沒有掉進這個世界,皇帝也還是正常人,只是個昏庸疑心重的帝王罷了。
這一朝回朝,整個天都變了,面對皇帝的詢問,他很果決地拒絕了,還在目睹魔人以人為食的暴行后,想要聯合各地藩王勢力,進行謀反。
不過這事才進行沒多久,就因為他沒忍住,阻止皇帝生食一個三歲大的女童,還在反抗中拿東西砸了皇帝,而被下了大獄。
皇帝念在對這個兒子還有一些感情的份上,沒有殺了太子,只說他什么時候懂事了再出來。
看著太子凄慘的模樣,宮女真心實意地勸道“何必呢殿下。”
太子還是沒有說話,他說死也不會變成那樣的怪物,只是更多的他也做不到了,在他被下獄之前,就已經讓親信離開了皇城,帶信告知分布在各地的大勢力。
無論是王爺,還是官員,亦或是世家。
至于他們會不會主動聯合起來,站在同一戰線,對抗魔人,太子就不知道了。
太子暗自祈禱,紀宏義不要出事,要說最有可能造反成功的就只有紀宏義了,邊疆幾十萬大軍,唯他令是從。
而且,當日紀宏義已經被押上斷頭臺,卻沒有死,百姓間還有傳聞紀家小公子乃仙人轉世,還敕封了紀宏義為神。
要是以往,太子只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魔人都出現了,那世界上有神仙并不奇怪。
或許正是仙人早早預料到了人世間會發生大災難,這才轉世為人,紀宏義也不是什么敕封為神,而也是仙人轉世。
在斬首那天被先覺醒的紀家小公子給喚醒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