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中也是在增加熱度了。
但就是有些詭異,靠著導演的臉出圈。
導演的臉在柏林大出風頭,是在場的記者相機里面都有幾張她照片的程度。
所以說不是什么東西方之間有差異,而是你漂亮的還不足夠讓所有人都覺得好看,這個就叫統一審美了。
還是那個問題,尹元珍你頂著這張臉到底是藏在了韓國的哪里你知道我前半生因為沒有見到你有多空虛嗎
hhh明明是幕后導演來著
導播你別太愛了。
搞笑kkk因為太過美貌迷倒了所有人呢。
長得好看又有才華,這是人生的富翁吧。
尹元珍對于她引發的關注度不是很感興趣,紅毯的第二天就run去看電影了,穿的可低調了,帶著一個帽子在亂晃,她這個樣子可是把韓國跟過來的媒體煩到了,人都不出現他們要拍什么,難不成天天和國內匯報一下尹元珍今天又去看了什么電影,無不無聊啊,一點兒話題度都沒有。
韓國內的風向一向是國外的月亮要圓些。
大眾都喜歡看這種新聞,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尹元珍去過電影節,但還是第一次來柏林的電影節,柏林入圍的電影們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哪怕只是一部紀錄片都顯得與眾不同。
她愛上了來著于俄羅斯的一部片子。
講述的是來自于少數民族雅庫特族的故事,看他們和現代社會逐漸融洽的同時努力的保存屬于自己民族的文化。
拍攝的畫面很美,屬于冰雪沙漠中藍色和白色的極致碰撞。
光是這一部,尹元珍就看了三遍。
她超愛。
柏林的第四天上午的九點,長桌開場,114分鐘的電影。
電影的一開頭現是出現了shobox的名字個o,之后就是蒼勁有力的長桌的兩個字。
第一幕就是一場一鏡到底的畫面,透不進光的懺悔室里神父表情肅穆的在寬慰犯罪的人,手上的十字架緊緊的攥在手中,汗水滑落進黑色的衣領之中。
“神會原諒你的。”
背景的鋼琴曲每一個音符都拖的悠長。
鏡頭跟著懺悔室里的人走了出來。
鋼琴聲微微快速了一些,聽著有些輕快。
鏡頭一下拉遠,整個教堂的面貌被收入,男人腳步沉穩的走了出去,皮鞋踏地聲音清脆,還是依舊看不清是誰,給大家了遐想的空間。
外面的天灰蒙蒙透著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思。
黑色的車子順著山道往上前行,一道又一道的鐵門有節奏的打開,慢慢的一座裝修古樸的歐式宅院映入大家的眼簾。
暗褐色的外墻,灰色的石階。
全部都透露著死氣沉沉的味道。
“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年紀那么小的人拍出來的。”一個記者低頭嘀咕道。
今年才二十三四歲左右吧。
年輕的過頭了。
“這暮氣昭昭的味道,很有那種老式的風格。”有種夢回九零年代電影最輝煌時候的感覺。
不是說哪里像,而是有那個味道。
電影到高潮部分的時候畫面有些迷幻和瘋癲的味道。
像是百老匯的音樂劇一般。
想要毒害自己父親的兒子,自己卻不小心吃下被掉包的食物,漲紅著一張臉,在激昂的小提琴音中他東倒西歪,像是再跳人生中最后的一支舞,夸張的肢體語言給畫面增添了一絲詭異的意味,最后倒在了自己父親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