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下方數千米之遙,內部依舊是堅固無比的巖石。
雖然并非靈礦,但硬度卻也是極高。
好在何松如今修為已達金丹初期,因此硬度極高的巖石,也并未對他造成太大的阻礙。
不過,若是換成練氣期修士來此,恐怕卻是會被石山之中的巖石攔下腳步。
而且,由于何松并非是從石山最頂端開始向下挖掘,因此上方的石山依舊是一個整體,不會有人意識到石山之下竟然別有洞天。
在一路往前,深入石山內部之后。
何松很快在這座石山的正中心處,其下方數千米的位置,開辟出了一處落腳點。
地下數千米之地,就算是以何松金丹境的神識,也無法一掃而過。
更何況,這石山露出地面,也足有上千米之高,并非是一座小山。
上千米高的山峰,外加如今地底數千米的深度。
便更難被其他金丹真君察覺了。
土地,山石,對于神識的阻礙實在是太大。
而也正因如此,何松才決定將自身的金丹洞府,建造在地下數千米之處。
如此深度,外加何松后續還會在洞府之外布下陣法,隱蔽性大大加強。
到時候,想必就算是金丹大圓滿的修士來了,恐怕也無法察覺到數千米深的地底,竟然還有一座金丹洞府存在。
于地底數千米深處。
何松在開辟出一處落腳點后,也是很快便開始探出神識,操縱法器切割山體之內的巖石,建造起了自己的洞府。
首先,洞府的大致形狀,必定是圓錐模樣。
圓錐最頂端,擺上一顆烈陽珠,為整座洞府光照以及溫度。
圓錐的正下方,則是混金靈果樹的種植之地。
而在混金靈果樹的周圍,能夠被烈陽珠光芒照耀之地,則是何松在洞府之中的藥園所在。
至于何松洞府之中的會客廳,煉丹房,煉器室,制符室,靜室等等,則一概位于藥園的四周,將整個洞府圍住。
如此一來。
既能不浪費洞府的面積,又能夠讓位于地底數千米的洞府,猶如建造在地面上一樣。
既保證了洞府的隱蔽性,又不會因為隱蔽性而缺少足夠的光照。
這樣一座圓錐形的洞府,乃是何松參考星巖真君的洞府所建。
當初,在進入星巖真君的洞府之后,何松便對星巖真君的洞府形狀有過研究。
同時,再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最終決定了自己今后的洞府形狀。
如今的何松,不過是將早已在心中決定好的洞府模樣,在這處深達數千米的石山之中復現出來而已。
而隨著何松操縱著法器對周圍的山石進行不斷的切割,一片巨大的區域,也很快在何松的操縱下,終于顯現而出。
圓錐形的洞府最頂端,已經被何松放入了烈陽珠。
烈陽珠散發的強烈光照,讓整座原本漆黑的洞府,瞬間便變得猶如烈日當空一般,充滿了光亮。
雖然周圍還是光禿禿的石壁,何松還未曾開始建造其他設施,也未曾從外界運來土壤,鋪滿整個洞府底部。
但對于何松而言。
這些都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從遠方運來大量土壤,鋪平整個洞府底部。
再于洞府最中心處,開辟出了一個足以讓混金靈果樹扎根的空間,并不斷往下切割,將下方的巖石盡數抽離,并且填入土壤之后。
何松對于自己這座洞府的第一步改造,也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何松從自己的儲物袋中取出混金靈果樹,并將其栽在了洞府的最中心處。
任由其根系通過下方的土壤蔓延,直至扎根到極深處,開始汲取其所需之物后。
何松也很快在洞府之外,布下了一座天罡神雷陣。
天罡神雷陣布下。
大量的靈氣頓時從四面八方不斷朝何松所在之地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