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個時辰的功夫,兩人一棺已經來到了永凍冰淵前。
前方峽谷天險,寒氣升騰沖天。
腳下冰雪覆蓋,目之所及皆是白茫茫一片。
溫度低至零下,無需進入冰淵,陸銘便能感知到從冰淵下方傳蕩出的劇烈寒氣。
冷風呼嘯將身上的單衣吹的獵獵作響,體內血氣運轉,自護陸銘周全。
“就這兒吧。”
來到懸崖邊,陸銘低頭向下看去,便見下方黑黢黢深不見底,純白平滑的冰壁仿佛模糊了空間感與距離感。
從此地下冰淵,對正常人來講無異于直接跳崖。
陸銘和張海卻皆是一腳跨出,踩在虛空卻又如腳踏實地一般。
身影慢慢下降,很快,陸銘與張海便進入冰淵底部,再不見蹤影。
風聲獵獵雪花飄零。
寒氣入體又被血氣驅散。
越向下,溫度便越低。
以陸銘四品巔峰的體魄,自然不怕寒冷,然而隨著越發深入冰淵,陸銘就越感覺到不太對勁
“這不是單純的寒氣。”
陸銘開口做出這般評斷,亦引得張海點頭贊同。
此地寒氣煞氣俱全且這煞氣,似乎也并非是因涼國大亂龍氣丟失而產生的煞氣,更像是從永凍冰淵底部逸散而出的換言之,哪怕涼國不變成這樣,這地方的煞氣濃度也不會低。
許是環境原因,又或許是此地還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寒氣煞氣糅雜在了一起,轉化成了一種更恐怖的東西。
隱隱的想到了白啟的殺劍陸銘覺得兩者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之處。
殺戮之氣
不更該稱之為殺戮毀滅之氣。
冰殺萬物,生機無存
這種氣息,比單純的殺戮之氣更加霸道,更加無情,看似殺戮一切,實則毫無殺機,更貼近毀滅。
如此也可見,白啟對這永凍冰淵的領悟絕不夠透徹。
不過武道便是如此。
武意承載物就在那里,如同一幅畫,一千人觀之,能看出一千種不同的東西。
這一刻陸銘目光微微有些恍惚。
他的通明武體雖未圓滿,但也不差了,比不得超級天才,但正常意義上的天驕,武意天賦肯定沒陸銘強。
再加上三相轉魔功對煞氣的親和度夠高,陸銘也對白啟的殺劍有一些領悟體會。
多重因素相加,陸銘隱隱感覺到,自己似乎能在此地領悟出一些東西。
心中不由感慨一聲。
“武道武道,武重要,這道也重要。”
“道,道路也,不走哪能成道”
所以武道之路不推薦閉門造車。
但像陸銘這種走得太倉促太急切的也不好。
個中平衡,只能自己把握。
一旁,張海溫柔一笑“你這道理還挺多的。”
陸銘輕輕擺手“歪理邪說罷了。”
永凍冰淵的大小超出了陸銘的預估。
看似狹長,但不見底的深度卻大大增加了此地的規模。
且隨著越加深入,寒氣煞氣也越濃,溫度也越低,按照何玉書的情報,從古至今也無人探得永凍冰淵有多深,白啟在此領悟殺劍成就三品,也只是下探到千米深度左右。
而千米之下,則完全是人類禁區,踏入者十死無生。
隨著逐漸深入,光滑的冰壁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嶙峋的,似玉般的萬載玄冰組成的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平臺,并在兩側冰壁上構筑成了一條條天然的寒冰通道,蔓延著,不知通向何方。
上窄下寬,地勢復雜。
此地宛如寒冰國度,實際面積大的驚人。
但這對陸銘而言是個好消息。
復雜的環境有利于藏身,免受追兵襲擾。
立于某一冰臺上方,陸銘腦中再次泛起相關情報。
想要維系林王生機,并非是把林王放置在此就好。
而是要在千米的極限深度處,尋找一個寒穴寒穴乃天然形成的寒氣匯聚之地,內里溫度低的驚人,需要將林王放入寒穴之中,方能以寒穴寒氣保留林王一線生機。
幸運的是,在永凍冰淵千米深度處,寒穴并不少見,陸銘與張海頂著寒氣,大概找了半個時辰,便順利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寒穴。
將棺材放置在此,陸銘并不開棺,只是簡單思考,便定下了主意。
“等到鬼棺自動消散也不遲。”
鬼棺的氣息已經被凌縹緲屏蔽,六欲天魔道無法借此定位周興林的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