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之力對應吸血效果。
因果之力
時光輪回之力
零零總總晃花陸銘的眼。
但很快的,陸銘便長嘆一聲。
“原來如此”
武者,意為主導,意亦是打劫天道,擄掠天地之力的工具。
領悟相關之意,擄掠相關天象,化作內天地,成就自身內天地之力。
而武者到了三品境之后,一切的劍法招式便已經不重要了。
誰家的三品沒達到技巧的巔峰
所看重的,便是內天地之力的強度與性質
遵循此般道理,小游戲系統的功法性能機制亦產生了劇變
冥冥之中,陸銘自有所感。
“以三相轉魔功為例。”
“三相轉魔功對應的,乃是惡煞之意與毀滅之意,也即是逆反之力,吞噬之力,代天之力,與毀滅之力。”
兩意四力,以此相加,共同造就了三相轉魔功的游戲性能。
02秒一次的攻擊頻率逆反之力的基礎攻擊頻率乃是1秒一次,四星的功法等級方才將攻擊頻率提升到02秒一次的數據。
傷害20000點,毀滅之力5000點,四星的功法等級,方使得此功傷害抵達20000點數值。
10斬殺概率由吞噬之力。
5定身效果由代天之意。
以此做參考,三品后小游戲系統的功法性能機制,便也一目了然
“不同的內天地之力相融合,以此創造武學,方才能帶來不同的效果。”
這與現實相仿。
一門成熟且成功的三品劍法,必然附帶多種不同人意武意,多種不同的內天地之力。
如果只是單一的意與單一的內天地之力,這不叫劍法,這只是莽,只是大力出奇跡
想到了自己殺倀將的吞天一劍,又想到自己殺溫柔的生靈滅絕一劍
陸銘不由苦笑一聲。
“這不是三品劍法,這只是大力出奇跡罷了”
吞天一劍,只有吞噬之力。
生靈滅絕,也只是毀滅之力無形劍氣的簡單組合。
這哪里叫什么劍法
這只是單純的,灌入血氣和內天地之力,然后揮劍,僅此而已
成就三品之后,陸銘底蘊太強。
他無需什么劍法劍招,只是硬莽,便莽死了溫柔,倀將,申屠言
“不能說這條路不行,我也很強的好吧”
但小游戲系統不認可單一意,單一內天地之力主導的搏殺技。
哪怕這周涼兩國的武者,所用的大部分都是這種大力出奇跡式的搏殺技。
它也不強行糾正陸銘的武道,只是來了一個武學機制改變。
要么,你自創一些像樣的功法,或者去學一些現成的三品功法,要么你就靠我給你的三相轉魔功和無形劍域,去嘗試著通關第六關
“切”陸銘嘴一撇,覺得小游戲系統有些耍無賴的嫌疑。
但也心知,這種改變對自己有利。
用力撓了撓頭,陸銘意識再次沉入自己的內天地中。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這一次游戲機制的改變,雖然對陸銘而言是一個難題,但也相當于小游戲系統給陸銘指出了一個方向。
使得陸銘大概知悉,三品境內的武學遵從的乃是怎樣的邏輯,自創劍法又應該從何下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