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記憶徹底復蘇,張飛燕終于想起了一切。
法正之言,其實半真半假。
早古之事為真,只是沒有法正這個法正口中的圣佛首徒。
人格分裂也是真,圣佛與冥王人格對抗,使得圣佛時而化鬼,時而為人。
發下宏愿,為人族開凈土也是真。
分界決策也是真,機巧之中培育出了彼岸花也是真。
而假的地方,便在于從分界開始,到現在的過程。
隨著與變異界核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冥王人格亦逐漸強壯。
這使得圣佛的策略,在兩個方向不斷轉變時而向著人族一方,時而向著鬼物一方。
陰曹地府針對陽間的政策,看似酷烈,實則確實給了人族喘息的余地。
但與此同時,圣佛卻不傳人族超凡修行之法,甚至一旦出現苗頭,還會狠下殺手,扼殺其于萌芽階段。
而最麻煩的一點在于,隨著時間的推移,冥王人格隱隱有壓倒圣佛人格的趨勢。
長此以往,冥王人格必將徹底壓倒圣佛人格,且圣佛無法找到破局之法。
于此般情況下,圣佛制定了一個計劃。
“凈化”
大日之中,張飛燕喃呢說出這兩個字。
所謂凈化,即是以最后的力量凈化陰陽兩界的一切鬼修,還人族一段時間的安寧。
這一點法正說得也沒錯,唯一的問題只在于,法正避重就輕,沒說出凈化計劃中關鍵。
此計劃中的關鍵,不在于陰陽兩界的鬼修。
而在于圣佛本人
凈化的最終目標,乃是圣佛寂滅,冥王不存說白了,圣佛人格想要帶著冥王人格一起同歸于盡。
冥王人格自然不可能放任圣佛執行這個凈化計劃。
兩個人格不斷交鋒、設計、破招,張飛燕便是雙方較量之下的產物。
他確實是圣佛人格的一部分,卻是冥王送其入輪回的。
于數次輪回之中,冥王已經在張飛燕的這部分人格中設下了暗手,確保其只要主動與圣佛歸一,即可污染其余圣佛人格,徹底送圣佛人格入滅。
張飛燕脫胎于圣佛人格,卻反而成了圣佛人格的毒藥。
而圣佛則更專注于凈化計劃。
其大部分精力皆放在了此計劃上,使得冥王無法阻擋凈化計劃的實施,時至今日,已經來到了最緊要的關頭。
陰間已經被凈化完畢。
只需再有數年不到,陰間的佛光便會蔓延至陽間,凈化陽間一切鬼物,而后圣佛寂滅冥王隕落,雙雙同歸于盡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法正如果能在最終凈化來臨之前,引導張飛燕主動與圣佛相融,則他勝,圣佛滅亡冥王徹底占據主導。
但如果法正無法做到這一點,則圣佛與冥王同歸于盡,這場從古早之前蔓延至今的因果便也了結。
只是無論如何,圣佛的宏愿注定無法實現,他沒有足夠的能力為人族打造出一片凈土。
他也必將死亡。
了解了這一切之后,張飛燕卻并不感慨自己那注定的命運,反而陷入了思索。
很快,張飛燕起身,對著圣佛恭恭敬敬拜了三拜,復而看向不遠處鬼氣飄搖之地。
那正是鬼域所處的位置。
張飛燕并不知曉鬼域內的戰況。
但從彼岸花樹連續不斷的異動之中,卻也能猜出個大概。
而找回了宿慧之后,張飛燕亦對此刻的一切狀況了然于胸。
武者噬界,絕非良人。
身為武者,陸銘的目的顯而易見,且來歷也有問題
但如果冥王戰勝陸銘,主導此界一切,那么人族希望破滅,即便有劍種仙道之法,也必然走向滅亡。
畢竟短時間內,此界不可能出現大乘期的人族修士。
兩種選擇,皆落不得好
這讓張飛燕一時躊躇,難以抉擇。
但很快,張飛燕忽地意識到了什么。
他看向遠方的生花之佛,苦笑道。
“其實你早就作出決定了,不是么”
這句話剛剛說完,忽有佛光從生花之佛體內洶涌而出。
佛光攀沿著,慢慢攀附到彼岸花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