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主低頭一看,只見所坐的地方一灘血跡,不禁埋怨“怎么又流血了,把釋門圣地給玷污了,快拿布來給擦拭干凈。”
紗羅哦的一聲,屋內卻是清凈,唯有桌椅法器,哪有什么東西可以擦拭
隨著念經聲止,謝傅也睜開眼睛,眼睛有如心性一般潔亮明凈,輕輕說道“萬法自然。”
崔三非問“大哥,你有頓悟嗎”
謝傅反問“頓悟又如何”
“頓悟能解心疾啊。”
謝傅一笑“道可道,非常道,就算頓悟,也需長期堅持,方能定性。”心不是修一時,性也不是一日定。
“你我是塵俗中人,不能每日在此受焚音經學熏陶,也只是解心中一時困傷。”
這個道理就像水能由濁轉清,也能由清轉濁,若要常清需常居清地。
“呵呵,就算解一時心中困傷,對你我來說也足夠。”
這時僧人推門走了進來,謝傅行禮“多謝道生大師賜經,小師傅可否代為引見,好當面答謝。”
僧人面容平靜“師祖已經坐化歸西。”
兩人聞言表情一驚,一代傳奇大師就此西去
僧人取出半只木魚“師祖早有遺言,此物贈有緣人。”
謝傅接過“多謝。”
崔三非瞥了一眼,問道“為何只有半只”
謝傅早時在揚州大明寺通讀經書,悟性非崔三非可比,拍了崔三非的肩膀,“別再問了,若問清楚,你我就要入釋門當僧人了。”
半有修緣之意,他們今夜又有幸聽道生大師最后一誦,全在這一個“緣”字。
想來道生大師是希望畢生經學有所傳承,也不知道他這般猜想對是不對。
“兩位施主,請。”
經也聽完了,該送客了。
走出房間,謝傅見右邊廂房亮著燈火,咦的一聲“那廂房住的是誰”
僧人應道“聽經人。”
“沒想到竟有人與我們一樣半夜前來聽經,真是緣分,當要見上一面,結識一番。”
謝傅說著興致勃勃的就要前去結識,卻被僧人擋住“本寺聽經之客,還請施主不要騷擾。”
彌陀寺是主人,他們前來聽經均是客人,客見客確實于禮不合,彌陀寺難免也落得個招待不周的嫌疑。
如此有緣就此懵懵別過,謝傅心中感到實在可惜,又不好強人所難,突然有了主意“我有一物,請小師傅代為贈送,以示緣分。”
僧人額的一聲,點頭。
“請小師傅稍待半刻。”
謝傅轉身進入房間,掃了一眼,桌上有筆墨供客人留字,卻無備上紙張。
謝傅直接脫下外袍,崔三非疑惑“大哥,你要贈送什么東西。”
“世間獨一無二之物,他日若有緣相見,立能相認。”
說話的功夫,已經脫下絹布里衣,將里衣攤開,提筆在里衣上留墨。
絹布也能留墨,而且比紙張保存時間更長,只是極少有人會這般奢侈。
此刻謝傅赤著上身,崔三非第一次看見他身上密密麻麻的傷疤,表情震驚無比,大哥
謝傅洋洋灑灑,七句四十九個字一氣呵成。
吹了一口氣,抖了抖衣,墨跡即干。
墨過即印而不留水跡,這便是功力。
崔三非回神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