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從喬伊格勒的遺跡最深處找到的一份文件顯示,伊凡二十五世統治末期,研發“計算機”的艾歐克里亞·葉卡捷琳娜·乃布斯洛娃,只是出于對研究成果的謹慎,便于“極寒特區”,溫特諾斯河流域附近封存了一臺可以保存千年而不被銹蝕,依舊可用的“大型電子計算機”。
而聯邦的歷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對艾歐克里亞遺留的大型積分公式進行運算后,解讀出了埋藏的準確定位坐標,令接受任務的斯塔尼斯拉夫都感到驚奇的是,公式運算的結果和“月指儀式”得到的結果差別不大,是“b247c134”。
如果說“月指儀式”的地點是這處能夠突破風墻的關鍵區域的話,那么積分公式運算的結果,就是“風墻”內部的一個具體區域了。
也就是說,這支“北域熊沖鋒隊”的任務表面上是清繳這處廢棄之地內潛藏的“無心人”和失落者。可實際上,斯塔尼斯拉夫清楚,他們不僅要找到“大型電子計算機”,將它帶回冰臨城,還要配合雅羅斯拉夫找到“風墻”背后的“普拉米尼”和“回響者”,必要時刻采取“弒神行動”,清除一切可能的阻礙“寰宇能量演變臺項目”的因素。
就在斯塔尼斯拉夫專注于思考任務的同時,“新克01”和“新克02”號轟炸機也完成了“艾歐克斯基”藥劑的投放,由于藥劑和“鋁熱的終寂”并不會產生相互影響,這片廢棄之地內再度升起了令人感到迷惘的煙霧。
又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煙霧才最終全部散去,而時間已然來到了下午時分。
在擊敗了尼古拉和他所控制的“無心人”差不多8個小時后,佩戴聯邦國徽和瓦西里斯克本地軍團徽章的聯邦軍隊,才總算是駕駛著機械戰車,攜帶著足以毀滅城市的大型武器,進入了這片廢棄之地中。
……
10月2日,傍晚7點。
溫特諾斯河兩岸溝通拓展工程舊址,廢棄廠房居住區,臨時指揮所內。
早在上午“北域熊沖鋒隊”與“無心人”開戰的時刻,雅羅斯拉夫派遣的索菲亞就來到了這處廢棄之地的外圍區域,一片高出周圍地形的山坡上,借助望遠鏡觀看戰斗。
大約中午12點多,雅羅斯拉夫調動轟炸機投放藥劑清除“無心人”病毒后,雅羅斯拉夫和其余的瓦西里斯克本地的軍事長官們,還有伊戈爾和羅斯兩位科學家及其帶領的團隊才一起進駐了這片還保持著基本居住功能的廠房居住區內,搭建了臨時營地和指揮所。
在一張碩大的破舊木制桌子上,雅羅斯拉夫仔細察看著一張鋪開的一百多年前生產的《溫特諾斯河溝通工程策劃圖》,他不時緊皺眉頭,不時又發出嘆息,大約過了十五分鐘之后,他才長舒了口氣,把已沾滿污垢和血跡的白色軍官手套摘下,拿起一旁的紅色和藍色鉛筆,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小圈后,招呼身邊人道:
“應該是這里了,以我的經驗來看,舊帝國當年動用‘輕量天罰之火’進行爆破的位置,應該就是這個點位,樹林、河流與橋梁的交界位置,也是你們給我的幾個疑似點位中比較靠近風墻區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