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沙涅娃長官,我們剩下的‘人造天罰之火’只剩下24枚了。根據各條分戰線上我們的偵察隊估算,剛才的幾波轟炸,至少消滅了6000名失落者和5萬多叛軍。”米哈伊爾高調地向沙涅娃匯報著戰果。
與此同時,一名身著白色霍普托夫地方軍官作戰制服的聯邦士兵也“突破”了諾瓦亞斯克護衛隊的阻攔,來到了沙涅娃面前。
“有什么事情,是與前方戰局有關嗎?”沙涅娃趕忙與米哈伊爾的身體拉開了距離,她本身對非嫡系的武裝人員有著天然的厭惡,尤其是曾經同情失落者組織“奉獻組”的霍普托夫各軍團。
自然,她并沒有任何好臉色給這位士兵。
不過,本著對領袖的畏懼,這名士兵倒是并不敢抬頭直視沙涅娃的臉,而是半看向布滿灰塵,殘留著雪跡的地面,將一份電文恭敬地送給了沙涅娃,之后她便行了個標準的克魯斯德軍禮,離開了顯得狹窄的頂層平臺。
眼見那名隸屬于霍普托夫的士兵離開,米哈伊爾的眼中才重新燃起一股壓抑著的名為“愛”的情緒,他再度走近沙涅娃,大方地摟著她的腰部,低聲用富有磁性的語調,詢問道:
“是有關前方戰局的信息嗎?”
“沒錯。”沙涅娃邊翻看著電文,邊用簡潔的語言轉述道:
“按照事先的安排,前幾輪‘人造天罰之火’轟炸完畢后,主力軍隊和作為最終保障的諾瓦亞斯克軍團必須留在各戰線內,等候統一命令,再行進攻。前方前期的偵查工作就交給了霍普托夫和其他幾個城市的經驗老到的異能者。
“電文里說,前幾輪釋放的157枚‘人造天罰之火’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爆炸最遠處僅僅距離貝洛格爾斯克三五公里,剛剛到達‘前01號’軍事據點。直觀來看,貝洛格爾斯克的‘居住層’破壞得最為嚴重,幾乎沒有一幢完善的地表建筑。
“而‘工業層’遭到了致命破壞,但似乎乃布里烏斯提前加固了多處工廠,使得它們保留了三分之一。‘生產層’情況差不多,預計會破壞他們70%的武器和食物產能。要知道,哪怕是米飯和面包都需要一定的加工才能食用。稻谷的話……脫了殼就能直接吃,但絕大部分的產能在水域省,乃布斯克周圍種不了多少。”
“我知道。”米哈伊爾調動大腦中有關農業的可憐知識,附和道:
“我們日常食用的面包,所用的原材料小麥必須經過千錘百煉的制作才能食用,克魯斯德的農業多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乃布斯克的確是糧食產地,相信乃布里烏斯儲備的食品物資多為罐頭和小麥。
“幾乎每座城市據點都會向居民收繳炊具和食材加工用具,只給他們保留緊急使用的一點,用以集中生產食品,盡可能提高產能和效率。要是核心堡壘的‘生產層’被大量破壞,要不了幾天,里面的人就會因饑餓逃離或是投降。”
“米哈伊爾,這次,我不打算接受任何投降。”沙涅娃的眼神突然冷冽了起來,她看向米哈伊爾,用陌生到幾乎有些令人絕望的語調,說道:
“服從于我的人,服從于聯邦領袖的人才有資格生存到戰爭結束、文明復興。在此之前,一切反對者都是叛徒,我并不打算放過任何叛徒。我已向戰略團傳遞了命令,讓大量狙擊手和炮兵埋伏在了貝洛格爾斯克通向外界的大路、小道之間。
“只要遇到從那里走出的人,只要沒有佩戴諾瓦亞斯克或是克魯斯德聯邦的標志,能夠在明顯的位置證明是我們人,均可以無條件擊斃,或是炸死。瓦西里保留了一分理智,維京前輩過于善良,才導致了悲劇的結果。我,沙涅娃,不會再步他們的后塵,成為克魯斯德的罪人,或是淪為歷史記錄者筆下的笑話。”
“既然您要消滅叛徒,那就消滅好了。沒有了反對者和激進派,聯邦或許真的能夠早日實現復興,重建人類的文明。不過,剛剛伊戈爾教授向我發來信息,他告訴我,讓我們的“戰士”暫時不要靠近貝洛格爾斯克,至少得等待七天。”米哈伊爾收起了剛剛燃起的一絲寵溺與愛慕,表情嚴肅了起來。
“伊戈爾教授……他怎么講?”沙涅娃好奇道。
“他說這批‘人造天罰之火’改進了發射方式,并且礦石的配比進行了調整,使得‘鏈’元素變得十分可控,因此可以在有限的范圍內造成極致的爆炸,但威力上比起原本的‘天罰之火’來說要弱了很多。”米哈伊爾講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