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孫權便帶著一盅美酒漏夜前往周宅,卻不成想魯肅也未安寢,正坐在書房中讀著史記,見到孫權深夜來訪也并不覺得驚訝,“看來君侯今夜也是難以入眠啊”
孫權將酒壇子打開,置于桌案之上,“先生并不驚訝,想必也知道孤今日前來的用意。”
魯肅點頭,“劉玄德派趙子龍前來求援,肅已然聽聞了。張公諸人定然是為君侯建言,捉趙子龍而殺劉備,獻首級向曹操示好。”
“先生所言,極是。”
魯肅繼續說道,“既然君侯沒有采納張公諸臣的建言,而是漏夜前來肅處,想必是心里并不贊成此策。”
“也并非不贊成。”孫權輕聲道,“劉玄德此人絕非可久居人下之輩,殺之亦是遲早之事。然他手下猛將不少,僅僅一個關羽便有萬夫莫當之勇力,恐一時無法殺之,反受其掣肘。而且劉玄德有宗室之名,殺之恐落人口實。”
漢室雖然疲弱,但終究還占著大義名分,若殺宗親,便有失漢臣之名,荊州、益州、交州之地便可打著大義名分,群起而攻江東。
江東如今尚需韜光養晦。
魯肅聽明白了孫權的意思,他不想要劉備,想要的是他手下的良將。
的確,關羽、張飛和趙云等人,勇猛精進連曹操都尚且垂涎,何況是孫權。
當然,或許曹操曾經也是這么想的,但關羽和張飛卻不肯為曹操所用,即便劉備四處奔波,創業艱難,依舊不離不棄。此等忠義之士,恐非能輕易可得。
“君侯所言極是,劉備此人并不能收之為將,但卻能得其身邊部將以用之。”魯肅也沒有猶豫,直接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關、張二人且不論,來使趙云或可一試。”
趙云此人并未曾聽說有什么戰績,只知道先前追隨過公孫瓚征討,而后又成了劉備部曲。
魯肅呵呵笑道,“肅與之曾有數面之緣,他本是無父無母的孤兒,被趙亨收養后,一直跟隨名師趙淵學習槍法,同名師魯慶讀書,直至趙亨身死,才回趙家奉養母兄。
他追隨公孫瓚后,也曾因兄長喪儀不得歸家奉養老母,直至老母離世守孝三年后,去歲才回鄴城去尋劉備。”
“先生竟對趙子龍之事如數家珍,莫非實為舊識”孫權也很訝異,劉備旗下猛將以關張最負盛名,趙云此人雖也有聽說,卻并不知其實,“或者,先生有意向孤舉薦趙子龍”
魯肅點頭道,“君侯坐擁江東,江東水師于長江之戰更是所向披靡,然徐將軍與凌將軍于水戰有余、陸戰之力不足,于馬上作戰,絕非曹軍對手。如今守城有余,力戰不足。
若將來局勢有變化,君侯有意西向或是北進,則更需趙子龍等騎兵之將。趙云雖然名聲不及關張二人,但其勝在有勇有謀,知大體進退,可做領軍之將而為君侯鎮守一方。”
魯肅所言也的確切中孫權之憂慮。
江東能占領廣陵之地,也是占據局勢便利之故,然而徐盛與凌統傳回的軍報也可知守城之艱難,而江東山越之地作亂,江東兵將也的確是捉襟見肘,難以馳援。
孫權甚至也有考慮過,是不是放棄廣陵之地,將兵將全部難撤回江東。但念起當初攻城之艱辛,又多有不甘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