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修邊說著,邊帶領這群人來到空闊的休息區,他坐在充氣墊上,同時示意其他人也坐上附近的充氣墊。
“地心的生物很奇妙,他們絕對不是自然發展生成的物種,我解刨的這頭怪物的身上有一種類似海嗣生物的結構,那是一個特殊的緊湊膜,能夠幫助它抵抗外部巨大的壓力。它還有一個熱排放鰭,這些鰭狀結構散布在生物的身體上,幫助它們排放多余的熱量并維持核心體溫。”
夏修一邊說著,一邊撫摸著跟隨其他人一起進來的圣靈鴿的頭顱,鴿子舒服的瞇起眼睛,開始享受其老板的撫摸,同時,他還不忘把自己和其他在外飛翔的圣靈鴿的記憶共享給自家老板。
“難道海嗣文明真的跟古老者文明有一腿如果是真的,那還真是生物歷史上的又一大驚人發現。”威廉博士忍不住發出感嘆和奇妙的比喻。
“有沒有一腿還不能下定論,這只地心生物除了擁有動物的特征之外,他們的身上還有植物的特征。它們的內部有一種類似于葉綠體的特殊結構,但是它使用地熱或其他化學反應產生能量,而不是光合作用;內部還有一種多功能繁殖囊,它能夠使生物能夠通過多種方式繁殖,包括孵化、胎生和落葉繁殖。”
夏修一邊回憶著解剖的內容,一邊思索著推測道
“我們可以推測,古老者文明是一種擁有動物及植物兩種特征的高智慧物種,在生物技術方面非常的強大,可以想象的是,地心世界上所有物種幾乎都是由他們創造及改造出來的,而且地心世界的內部環境也是由他們改造的。”
金發青年邊說著,邊指了一下頭頂。
“想必大家進來的時候第一眼就能夠地心世界上面的最為顯眼的東西太陽。”
“在一個地心世界中,晝夜的循環是非常有趣的問題,永恒的太陽太過熾熱了,不管是對于地心還是地表。
而這里由于缺乏真正的太陽,這里的晝夜必須有別于我們習慣的基于太陽升降的周期。考慮到“核心太陽”是地心世界的主要光照和熱源,所以古老者文明需要構建一套基于該礦石活動的晝夜機制。”
聽到天國第四持劍人的話語,同為研究員的漢薩也跟著這個邏輯進行推測
“確實,晝夜循環機制對于一個文明來說非常重要,我苗圃學院進修的時候,遇到的經典課題就是假設和模擬在三個太陽下人類該如何生存的文明思維推演,在推演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晝夜循環機制。
這看似是一個所有泰拉人都習以為常的,簡單規律問題,卻是文明發展所要面對最大難關。
如果其他文明的太陽能夠像泰拉上的太陽一樣正常升起和落下,晝夜有規律地變化,氣候溫和適宜,文明將得到了穩步發展和延續;反之,如果晝夜循環機制持續時間極不穩定,可能是幾百年,也可能是一天。
它可能突然到來,也可能突然結束。
太陽可能在升起后不久就落下,或在落下后不久就升起,在落下的最后一刻,世界仍然籠罩在夜色和寒冷的籠罩下,人們不得不蜷縮在篝火旁抵御寒冷;下一刻,一個大太陽在眨眼間升起,氣溫急劇上升。
人們必須及時找到背光的影子,或者泡在水中度過炎熱的天氣。在冷熱交替的氣候環境中,文明是無法發展和生存下去的。
如果文明想要發展,那么太陽,必須為文明而頷首。”
倘若耀陽無法為弱小的文明而頷首,那么迎接文明的,就只有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