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母親瑪麗走了進來,看到地上的作業本,冷冷地說道:“你把家里搞得一團糟,連個安靜的地方都沒有。”
我感到一陣無助,但已經習慣了母親的冷漠。
【她從未在父親發火時站在我這邊,反而經常冷眼旁觀,甚至在父親不在的時候對我發泄她的情緒{這是一段重復的話語,在筆記中多次出現}。】
這樣的暴力和冷漠讓我感到徹底的絕望。
我開始躲避他們,盡量減少在家里的時間。
放學后,我會直接去鎮上的圖書館,直到天黑才回家。那是我唯一的避難所,只有在書籍的世界里,我才能找到一絲安慰。
在圖書館中,我最喜歡的書是《家庭……的起源》。
里面描述的未來社會讓我癡迷!
每當我被父親打得遍體鱗傷,或是被母親冷嘲熱諷時,我就會在心里默默對自己說:
“威廉,你一定要逃出去,一定要超越這一切。”
這成了我唯一的信念,支撐我度過那些黑暗的日子。
家中的冷漠與暴力,讓我對血緣關系充滿了痛恨和絕望。
我渴望打破這種束縛,去創造一個不再受制于血緣的未來。
……
由于家里的貧困,我總是穿著破舊的衣服,身上時常帶著淤青,這使得我在同學們眼中成了異類和笑柄。
我記得有一天早晨,天氣特別寒冷,我穿著母親給我的那件舊外套走進教室。
外套上有幾個破洞,顯得特別寒酸。同學們一看到我,就開始竊竊私語,嘲笑聲不斷傳來。
“看,他穿的是什么啊?跟乞丐一樣!”一個男孩大聲笑道,其他同學也跟著起哄。
我低著頭,盡量不去理會他們的嘲笑,默默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哈哈哈,看他多笨!”那個男孩嘲笑道,其他同學也跟著大笑起來。
我忍住淚水,趕緊爬起來,把書和文具收拾好,重新坐回座位上。
老師走進教室,看到了這一幕,卻只是簡單地說了幾句:“不要欺負同學,好好學習。”然后就開始講課了。
……
17歲那年,我終于下定決心離開那個充滿暴力和冷漠的家。
我從邊疆之州逃到了藍草之州。
這次決定成為我人生的轉折點,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
因為我遇到了他……
科里尼厄斯p博得費二世。
他把我引入了內殿覺醒。
我也在他的幫助下,成功了考入一藍草之州的一所大學。
……
“威廉·內德,爾以為人之幸福何在?”博得費二世對著我問。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打破血緣帶來的負面束縛,創造一個沒有虐待和忽視的世界。每個孩子都能在一個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中成長,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不再因血緣關系而承受痛苦。”
“威廉·內德,基因之天賦及不公之事,將何以處之?”博得費二世再問。
“……”
我看著博得費二世,沉默良久。
“汝不知答,亦因知之,把握機遇之際,汝之理念變也。
故汝,但十四分之一耳。
持奧西里斯之肋及骨蟲之箭,其后如何行,皆成邊境之一環。或為血之主,或為人之全父,但能鑄邊境,汝欲如何行,便可如意而為。”
“欲望乃是萬物之尺度,勿為道德韁繩所縛;行汝所愿為,對汝所愿之人。”
博得費二世說完,我默默接過他遞過來的物件,然后,忍不住問道:
“對您來說,您所追求的人類的幸福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