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后的黑暗籠罩著盧普堡壘的外部,森林深處靜謐而沉寂。
整座堡壘在夜色下顯得陰森而威嚴,厚重的石墻高高聳立,環繞在堡壘四周的護城河中隱隱泛著冷光的水波,反射出稀疏的星光,偶爾有魔法屏障的光輝在城墻上微微閃爍,仿佛有無形的巨獸盤踞其中,隨時準備吞噬靠近的敵人。
在這片黑暗中,一支隊伍悄然潛伏,靜待命令。
數百名身著各色長袍的巫師嚴陣以待,隊伍中無一人喧嘩,只有低聲的咒語念誦,宛如一條暗夜的潛流,緩緩醞釀著即將爆發的狂潮。
卡密爾站在隊伍的最前方,身旁環繞著她的六個面具分身,每一張面具都獨具特色,如同她人格的多重化身。
每一個分身都散發著無聲的威壓,各自負責不同的戰術環節,將她的戰略意圖具體化。
她們佇立在夜色中,猶如無形的暗影,散發著冷靜而不可忽視的壓迫感。
卡密爾·希芬尼的[人格面具模組]可以說是泰拉最為霸道,甚至可以說是最為頂尖的[模組]。
自從她開放出人格面具之后,她的身上已經無法再裝填其他[模組]了,人格面具足以極其強大的排異性。
而且,卡密爾固定的多個[詞條]和[彌母素]也被一些人格面具給吞噬粉碎,成為了人格面具成長的補給品。
這份強大的特異性,則是給予了人格面具強大的功能。
人格面具一共有九副面具,一副主面具,其余則是副面具,每個面具都代表著心理學上的一種特殊類型。
主面具,完美主義者,類型一:面具通體白色,簡約而光滑,幾何圖案的裝飾散發著一股冷冽的秩序感,象征著對絕對標準的追求。
副面具,助人者,類型二:面具溫暖的粉色,面具上裝飾著花朵和心形圖案,象征關愛和溫柔。
副面具,成就者,類型三:金色的面具,帶有流線型的設計,象征成功與競爭,象征著對勝利的渴望。
副面具,個體主義者,類型四:深紫色的面具,表面有不規則的紋理,象征獨特性和深邃的情感。
副面具,思考者,類型五:簡約的黑色面具,設計冷靜、理性,帶有幾何圖案或迷宮狀的裝飾,象征思維的復雜性和深入。
副面具,憂慮者,類型六:溫和的藍色面具上刻著象征防御的盾牌圖案,象征保護與防范。
副面具,熱情者,類型七:鮮艷的黃色,形狀活潑、富有動感,裝飾著派對氣球和陽光圖案,象征樂觀與享受。
副面具,挑戰者,類型八:堅紅色面具,設計粗獷,表面帶有鏈條或鉚釘的裝飾,象征力量與主導性。
副面具,和平者,類型九:柔和的米色面具,設計流暢,表面有自然元素的裝飾,象征和諧與寧靜。
人格面具的特性就是要從九副面具選擇一副作為主導者,接著由主面具負責統領其他副面具。
每個面具按照主人的的強度不一樣,有些人格更主人越契合,它就越強大,反之則越不契合,它就越弱。
卡密爾的人格面具偏向是類型一、三、五、九,最不契合的面具則是類型七,其他面具則是強度一般。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人格面具帶來強大功能性的同時,也會導致“人格分離”的失序危機。
一般情況下,卡密爾在鹿院學習都是九個人格面具輪換學習,而戰斗的時候,她一般也只化出一、三、五、九四個面具。
因為如果面具分化太多,且距離太遠,主人格根本壓制不足那么多副人格。
一旦副人格產生自主意識,她們就會開始反抗主人格,甚至試圖吞噬主人格,來成為新的“卡密爾·希芬尼”。
像今天這般高強度的分化出罷八個面具,并且遠離主人格,這是頭一回。
而翠綠的魔女之所以敢這么做,當然是因為黑魔王在她的身旁。
卡密爾很早就已經知曉,人格分離之癥跟現世的精神分裂之癥極其相識。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正性癥狀和負性癥狀(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縮)均有效,它們在生理上作用于多巴胺受體,還作用于5-羥色胺(5-ht)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