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在]之后就是……[在世存在]。
穆罕默德認為自己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嵌入具體之“世”中,嵌入這片被神、奇跡、權柄、罪與苦構成的“人類之場”。
他在其中呼吸、苦痛、選擇,而非逃避。
在該要素下,穆罕默德能夠做到與‘世界共鳴’,并且發展出獨屬于自己的「磁場偉力」。
該要素還可以配合[此世]的自我指涉和后續的[本真]來進行疊加,只要指涉越強,與世界的共鳴就越強,「磁場偉力」的轉動效率就越強。
隨后,就是穆罕默德的第三個要素:[非本真]。
[非本真]代表著人類普遍的沉睡狀態,那些隨波逐流、依附律令、茍存于倫理之外殼下的——“存在廢墟”。
他們逃避死亡、逃避自由,成為了“他人性”的奴隸。
這東西賦予了穆罕默德同化均衡世界和物質的能力,這也就是所謂的「意念統合」。
而下一階段的[本真]則是穆罕默德強大的根源,那是他不斷追問,不斷掙脫,不斷將自我——“顯現為自己”。
前面提到過[此在]是自我指涉,代表‘存在之問’。
而[本真]則是依靠‘存在之問’而顯現的——‘自我實現’。
‘存在之問’進行指涉,‘自我實現’來完成指涉目標。
它們的運作流暢大概就是:
[此在]:我能用拳頭打死混沌大魔嗎?
[本真]:yes,yes,yes,yes……
最后的[時間性]是穆罕默德的統合權柄的關鍵。
因為“存在”永遠與“死亡”交織。
他的時間不是鐘表式的線性推進,而是向死而生、未來先行的拋擲式時間。
這里重要的體現就是——向死而生。
個體意識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并以此為前提來真實地面對自己的人生,進而活出自己的“本真”存在。
[時間性]決定了[本真]的疊加上限和答案的真實性。
穆罕默德最為出名的事跡就是“與神角力”。
而這位神就是四君主中的——血神。
天國第二持劍人曾經靠著[此在]的自我指涉特性,配合[本真]的自我實現特性,與神降的血神角斗。
當時的血神降臨泰拉,化身為泰拉[最強生物],在整個泰拉肆意妄為。
而穆罕默德孤身一人,以‘存在之問’登上廢墟,以‘存在廢墟’桎梏血神。
他沒有施放神跡,沒有背負圣器,只以[本真]之身,在一念之間直面那“最強生物”的本質虛無。
他以[此在]自我指涉,鎖定神祇之真名,以[時間性]拋擲未來必勝的終局;在那決斗的一瞬,他成為了“回應存在之謎”的人。
最終,他放逐了最強生物,將血神驅逐出基準現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