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針對那些寄生在祂夢境之上的海嗣大群。
冰冠之上的夢語水晶被打碎,十億年封存的夢響徹虛空,如哭如訴。
枝條地帶的孢子風暴被撕裂,菌絲森林在烈焰中枯萎倒塌。
歌潮浮灣的音浪被打斷,群體中的旋律陷入扭曲與失調。
而在脊柱神經涌源,無數殼腦開始熔斷,自焚式的神經電波亂竄。
但“蓋亞-阿斯特蕾雅”沒有反應。
她沒有蘇醒。
這就是天國的計算。
火力早已調整,僅僅是清洗、掠奪、驅逐——在祂蘇醒前,海嗣清除干凈。
……
……
當天國的軌道火力如神怒之矛落下星神的生態表層時,原本躁動而狂歡的海嗣大群……
終于,從祭祀轉入戰斗姿態。
“不融的冰山”所統領的大群最先反應。
冰層被天火貫穿,大片冰體爆裂,夢囊露出核心組織。
數千只冰晶殼嗣第一時間沖入彈坑,用自己的晶化外骨骼蓋住破裂區域;更有大體型個體趴伏其上,張開脊背上的冷凝器官,釋放極寒低溫,嘗試重新凍結爆裂口。
冰原中央,一顆殘存夢囊開始自我調整——它抽離部分儲存記憶,釋放出一道藍光脈沖,在十公里范圍內形成迷霧投影,擾亂天基火控的精確掃描。
接著,冰面之下的夢囊協調體啟動了一種類似神經脈沖的信號爆發,把周圍數千個小型體叫醒,填補缺口,重新構建出一片簡易“柵格冰原”。
隨后是“始源的命脈”所統領的大群。
當一道高能熱束轟穿峽谷區域,數百只“殼腦體”瞬間死亡。
但就在火束結束的下一秒,從峽谷兩側的肉壁中鉆出了無數“脊索體”,這些類蟲狀的神經寄生物迅速鉆入尚未熔毀的尸體之中,借尸再生。
它們用自身神經結構拼接成臨時控制中樞,聚合那些尚未死亡的骨骼、脊索與肢體,將其拼接成一臺臺畸變生物炮塔。
這些生物炮塔沒有準確制導,卻會向著火力來的方向進行無差別電漿反噴與聲波干擾。
甚至有部分海嗣個體主動爬上射擊點,自爆式釋放帶毒孢子云,覆蓋天火落點區域,嘗試腐蝕空氣中的能量粒子。
火束壓下的地方,他們便用脊骨、神經、尸體壘起一座新的火線。
緊接著是……“腐化之心”。
星神肩膀之上的浮灣地帶,大量浮游型海嗣正在死亡。
但在這血霧之中,更小的海嗣——只有成人指甲大小的“渦形體”開始集群。
它們組成直徑百米的群團,在海水中高速旋轉,以一種類似氣渦遮蔽場的方式攪亂爆炸余波。高溫落水區,被這種渦群迅速降溫,形成一個個短暫的“抗灼空泡帶”。
在這些帶內,體型較大的海嗣開始釋放類似章魚的染色素云團,制造視覺與熱信號干擾。
水面之下,一座“音巢結構體”正緩慢鼓動著。
它是一座天然的巨型聲波發生器,由上千只歌聲型海嗣圍繞組成,彼此協奏出固定頻率——這些頻率化為實質的扭曲污染,將炮火偏轉。
最后是“蔓延的枝條”。
隕石坑一樣的火洞落入菌林時,整個林帶開始快速變化。
地面下的孢子囊腫開始主動爆裂,釋放出一種“吸熱型浮游孢子”,這些孢子在空中爆炸后釋放一層絮狀云層——這種云層并不阻擋熱束,卻能干擾天基投射中紅外引導段。
同時,大量黏菌型海嗣涌上地表,它們爬滿了整個彈坑邊緣,快速硬化為殼質傘蓋,在短短數十秒內結成覆蓋物。
它們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減傷”。
在外圍,幾頭體型龐大的“菌鞭載體”猛然抽出長鞭,拍打火光落點,借助空氣震波擾亂粒子流動方向,強行將一部分火流偏斜出去。
這是一片不會投降的森林。
哪怕被燒成焦土,它也會再生為能遮擋天火的肉墻。
神表面一片火海與焦炭。
但在那片地獄景象之下,無數生命依舊在蠕動、拼接、歌唱、再生。
它們沒有用語言表達抵抗。
它們用的是骨頭、肉體、冷氣、毒孢、鏡面、歌聲、神經。
這是海嗣的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