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喬三送來了四個人,只有這四個老實本分的愿意留下來。
喬大壯是喬三的遠房侄子,本來是想跟著喬三走,不過,被喬三給強硬地留了下來;小七是個叫花子出身,今年十六歲,從小跟野狗、其余叫花子搶食,人雖然瘦小,卻是機靈得很,手腳也很是利索,對于他來說,留下來在大戶人家找口飯吃比去府城強些,所以他是自動要求留下,至于賣身契,他根本不在意。
還有一對兄弟,張老二、張老三,家中有個瞎子老娘需要照顧,又要銀錢給老娘治病,便也愿意留下來,至少這份看家護院的活比鏢局穩當和安全些。
秦荽將人留下,讓劉喜帶下去安頓,喬三起身,朝秦荽躬身,秦荽忙站起身問“喬當家的這是何意”
“我們這一走,不知何時能回來,為了不給蕭二太太增添麻煩,我們最好不要聯系。”喬三直起身,正色道“蘭花就拜托給蕭二太太了,此恩我和我大哥定銘記于心。”
“蘭花和你們是什么關系”秦荽皺了皺眉,她一直以為蘭花不過是他們不想要的拖累,可如今看來,事情似乎還有內情。
喬三復又坐下,說起了一段往事。
府城的碼頭很大,每日來往的船只無數,客貨繁忙,也就衍生了許多靠碼頭吃飯的人。
魯大和喬三便是其一,他們和另外一個兄弟結拜為三兄弟,取各自的姓和三人的年紀來排行,魯大、蘭二、喬三。
三人在碼頭拉了一批窮苦兄弟,一起找活干,主要是幫人下貨、幫客人找客棧,給一些商人牽線搭橋等等,賺些辛苦錢而已。
可即便是這樣的活兒,也爭搶得厲害。
再一次搶活兒的時候,再次和死對頭杠上了,不知道為何,那次對方格外兇狠,不知從哪里找來了幫手,魯大他們損失慘重,其中一個便是老二蘭二,也就是蘭花的親哥哥。
蘭二臨死前,將蘭花托付給了魯大和喬三,魯大和喬三勢力大損,不得已回了富水鎮,安頓好了才去蘭二的老家將蘭花接了回來。
秦荽聽完了喬三的話,突然問“你們安排人進來我家,是為了護住蘭花”
“是,也不全是,蘭花對我們兄弟二人來說很重要,對旁人卻不是,所以他們不會為了蘭花寧愿賣身。不過是機緣巧合,他們也想要一個安定的事情做罷了。”
當然,他們自然也會看顧著點蘭花。在富水鎮還是淇江縣,魯大和喬三都能知道蘭花的情況,可他們一走,蘭花便無人看顧,若是秦荽對她不好也沒人知道了。
秦荽本想問問,他們決定去府城,是否跟喬三這次去過府城有關,想了想還是沒有問,少言少禍少事端。
喬三離開時叮囑了蘭花幾句,蘭花似乎感受到了喬三要離開,拉著喬三的手不放,和喬三一般高,卻比他壯的身子扭著,喬三耐心地安撫她,告訴她好好的,他們很快就會回來。
喬三走后,蘭花郁悶了一個晚上便忘記了此事,又高高興興地吃吃吃。秦荽倒是很羨慕她,如此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可她這樣吃下去也不是辦法,秦荽看著她將新做的衣裳穿的有些緊了,干脆將她帶到了香房,跟著劉喜一起捶打香藥,也能讓劉喜緩一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