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荽之所以敢挑釁這個女人,自然是認識她的。
這個女人姓張名薇,是張家老太太的孫女。嫁到了秦家三房,若是要算的話,是秦荽的嫂子。
這女人仗著張家的勢,在秦家想作威作福,只可惜未能如愿,于是脾氣性子更是古怪,而她的丈夫秦賢更是愿意跟丫鬟睡覺,也不碰她,以至于張薇最是見不得旁人夫妻恩愛和睦。
前世,秦荽也吃過這個女人不少虧,后來秦荽摸清了她的性情后,便再也沒有讓張薇討了好處去。
萬萬沒想到,重來鄲城,第一個跳出來的,居然是她,看來還真是緣分不淺啊。
秦荽心情頗好地走到了待客的大廳里,里面已經坐了好些貴婦和她們的丫鬟婆子。
小丫鬟將人領到靠中間的位置坐下,又有人立刻上前放置茶點、茶水等,魯家的丫鬟仆人做事極有章法,動作也迅速、小心。
看仆人做事便能看得出主人性格,魯九的娘定然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只是,為何她會放任魯九二十幾歲依然不成親,還有了個那樣的名聲呢這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當然,秦荽不過隨意想了想,便去打量四周的人。
時間尚早,來的人并不多;秦荽的兩側都并未坐人,而對面的坐了幾位相談甚歡的貴婦,見她看了過去,也對她頷首微笑,隨后便移開了視線。
可她們說著說著總是忍不住朝秦荽這邊瞟,秦荽明白,大概是在說與自己有關的話題。
小丫鬟過來,朝秦荽行禮,恭敬說她們家太太有請。
秦荽問“可是魯家太太要見我”
對方答“是,我家太太在等蕭二太太。”
既來之則安之,不管是不是魯家太太要見,秦荽都不怕。
她從容起身,用手摸了摸頭上的發簪,淡淡說了句“前頭帶路吧。”
小丫鬟忙點頭,轉身朝前走去,心里卻嘀咕都說這個蕭二太太是鄉下來的,可看這氣度,竟然一點都不比自家太太弱上多少呢
等秦荽一走,對面的幾個貴婦便放開了聲音肆無忌憚起來。
“我聽說這個秦家的外室女兒像個暴發戶,來了鄲城便像個沒見識的,一口氣買了幾百兩銀子的東西,都不知道哪兒來那么多銀子揮霍”
這些婦人年歲不大,大約都是未曾當家的,手里的能動用的銀子并不多,誰敢上個街便如此揮霍即便用自己的嫁妝,回家也要被公婆和丈夫罵的。
所以,這些人面上不屑,實則多少有些羨慕。
“難不成是秦四老爺補貼給她的銀子”又有人猜測。
“不可能,秦四老爺可沒有這么大方,何況,他的女兒多著呢,哪里能如此大方”
“說不定這個女人有法子哄得蕭四老爺高興呢”
“即便給了她銀子又能有多少,沒個算計章程過日子,只怕以后的日子難過了”
眾人談笑聲繼續,秦荽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