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甜打趣著笑道“不追了我還給她準備了演唱會的門票呢。”
“那你自己跟她說去,估計還是會去的。”
段嘉嘉和李長淮就是應試教育這么一路走過來的。
他們也沒有一定要女兒寧寧接班的意思。
畢竟,真要接班。李長淮那里是做手機電腦和智能項目的科技產業,段述南已經成功從電動車跨界到了汽車行業,而且在國內做得還很不錯,相關技術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水平。
段嘉嘉這里還有文娛產業。
接班,接誰的班
段嘉嘉跟李長淮還有段述南討論過。
既然都不好說的話,那就讓寧寧自然成長,隨性長大。
以后想要做什么,就讓她自己做選擇。
段嘉嘉他們也沒有想過要寧寧做什么特殊的精英教育。
在這個上,寧寧就算是走應試教育,也已經超過許多人了。
既然沒有想過讓她往精英培養,那么一切想要學的,就讓寧寧自己選擇。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因為接觸到的層次不同,所以寧寧從小學的東西自然就要比大部分人更專業,也更特殊。
比如寧寧會騎馬,還不是隨便騎著走兩步,她是會正兒八經馬術的。
這是寧寧跟著段嘉嘉去參加聚會的時候,從合作商的女兒那里知道后,好奇地去上過一節課,最后她自己喜歡,跟段嘉嘉和李長淮申請后,李長淮給她在京城那邊報了馬術課程,每年寒暑假都會去參加,上學期間的小長假也會約上教練上課。
這是經濟地位決定的。
所以,哪怕寧寧按部就班地走著應試教育的路線,她所接觸到的許多事情,甚至是她的學校,都比大部分人要好得多。
這里的差距,是一代人的差距。
后天的努力或許可以追趕上,但那一定是擁有原本就比別人高的智商,還要比其他人更努力才能得到的結果。
段嘉嘉和寧寧幾人作為既得利益者,當然不會去想這些。
說句可悲的,他們或許比大部分精英階層更顯得有人情味的地方,是他們一家人,包括段述南,他們都承認自己的成功是乘著時代的春風而起的。
他們的成功里有國家的支持,也有自己的幸運,最后才是自己的努力和商業嗅覺。
而大部分精英階層,或者應該說是成功階層。
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才能和商業嗅覺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幸運,最后是時代的東風。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的年輕人會覺得在那些四五十歲的商人里,爹味格外的濃郁,以及這些人總是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原因就在于此。
想到女兒,段嘉嘉壓下心頭紛起的各種念頭,跟梁甜一起打趣了女兒幾句,又說“這幾年的項目,大部分資金肯定是要規劃到末日進行時這個項目里,商務部這邊要給力一點了。”
梁甜無奈,只好說“放心吧。我會跟影視部門說清楚的。還好我們前幾年打出了好口碑,那種天價片酬的事情落不到我們頭上。段總,你知道名影的事情嗎”
名影是這幾年冒頭的一家影視制作公司。
趁著耽改風還火的時候,連著推出了好幾部耽改。
在耽改被禁之前,最火的耽改10和耽改30都是這家公司推出的男演員。
盡管這四個演員最后都脫離了名影,但段嘉嘉知道,這只是明面上脫離,成立了工作室。
這一點,其實也是做給外界看的。
尤其是做給粉絲看的。